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朝会上,赵嘉陵用那人做典型,将朝臣痛斥一顿。
只是她跟谢兰藻有谋划,重点不会落在此事上。
在朝臣战战兢兢地告罪后,她拿出一心只有改革大事的模样,开始任命使臣。
选的是能言直谏的,理由恰恰是对方心中无私,一心为国家着想,由他们监督最合适。
那些被选中的人明知道皇帝打什么主意,但连拒绝的余地都没有。
从公来说,不能抗旨,也不能否认自己的忠心;从私来说,出使是件不差的差事,尤其不是常规政事,像这等特使,归来后大多能升官。
当然也有人选择拒不接受,一门心思在朝堂上抗争到底。
而赵嘉陵也只是温和地笑了笑,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模棱两可的态度让人怔忪,有些摸不着头脑。
然而很快到来的是雷霆重击,一旦被查,那是连妻儿婢女以官家名义借宿官驿、任用官驿的马来传递私信的事都能扒出来。
虽然到处都是这么做的人,然而律令上是绝对不允许的,会落个“以公谋私”
的罪名。
官场的潜规则不代表着合法,只是朝廷不管而已。
一阵闹哄哄后,赵嘉陵又提出一事:加封长乐、永乐、安阳三位县主为公主。
朝臣们想劝阻,但是以宗室女为公主的事比比皆是,它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理由,只要皇帝特别关爱即可,要知道太宗时候连认孙为子的事都有过。
如果放在其它时候,朝臣们还不会多想。
然而正是群臣上书皇帝,希望早日留下皇嗣时……难不成是要从三位县主中找一位为嗣?!
念头浮现时,朝臣们悚然一惊,这是非常有可能的,皇帝不想生养,愿意为了爱放弃后嗣,谁又能逼迫她?太后吗?太后压根不打算管。
赵嘉陵的确存了这份心思,三位县主都在明德书院读书,她们的课业是直接送到赵嘉陵案前的。
没了国子监的腐儒灌输一些糟粕,她们都走在赵嘉陵划定的改革路线上,自然有资格来做承继者。
三位侄女年纪都不算大,长乐、永乐需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大嫂,顾虑要多些。
安阳的话,是无母无父的孤女,很有皇姐的风采,又被谢兰藻悉心教导过,更合她的意。
不过这事儿也不必着急,还能再看看。
虽然一些人被打发出去了,但关于皇帝选侍君的言论也没有完全消散,只是零零散散的,没能形成迫人的洪流,赵嘉陵也懒得理会了,直接忽视到底。
天符七年,六月初的时候,关中大雨,麦苗涝损。
明德书院医学生上书防治疫病,赵嘉陵下诏同意。
有太医署和明德书院医学生在,疫病并未扩散。
赵嘉陵又命令开仓救治灾民,平衡米价。
只是这头才罢,河南道便传来消息,说诸州大蝗,飞则遮天蔽日,食尽庄稼,草木无遗。
赵嘉陵登基以来,虽小有灾情,但都能及时解决,不曾让恐慌蔓延。
然而此回,河南诸州灾情更甚关中,一时间流言也跟着兴起。
其中有人趁机提起立侍君的事,隐约斥责谢兰藻,暗示灾情是阴阳失调带来的。
虽然依照惯来的做法举行祭祀和祈禳活动,修政虑囚减膳食撤礼乐来回应上天的谴责,但她打心眼里觉得这些举措没有用途。
她可以自我谴责,但将这种灾情都怪到谢兰藻的头上,是无法忍耐的!
在朝堂上,有人提到“上天降灾”
时,赵嘉陵不等他说完,便寒声道:“太.祖、太宗、仁宗等朝都有蝗虫食庄稼,卿的意思是我祖宗都不德吗?是我赵氏无力养育百姓,那这皇位让你来坐?!
朕今日给你加九锡如何?”
朝中臣子皆惶惑不敢言。
“一群混账,就知道动嘴皮子,这么利索,一人一张嘴能吃十石蝗虫吧!”
退朝后,赵嘉陵怒气冲冲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