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依照朝廷推进恐怕不大现实,各州主动修路再好不过。”
臣子叉手,直言禀道。
如果都靠国库出钱修路,可能得到猴年马月,这种地方上的建设当然得靠地方上来。
沉吟片刻,又道,“州有大小,财力亦有所不同,如果朝廷直接下诏令让各州修路,带来的恐怕是一片乱象。”
地方上的官员为了升任会争着抢着达成朝廷的诏令,届时挪用款项、搜刮民脂民膏,胡乱征用劳力、有违农时……再好的计划都可能被办坏了。
谢兰藻道:“先大后小,先关津后次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造水泥还要需要筑高炉烧炼呢。
这不是从河边担来的白沙,随便一挖一铺便大功告成。
先修关津要道,运粮食、运布帛、运贡物,以及官员的往来,都能节省时间钱财。
到时候各里程官驿亦可减省,要知道各项交通运费折钱,每年可达六百万贯。
各州修路的事敲定,至于具体的细节则由宰臣们商议出章程。
在这其间,国子司业以国子监长官的名义,联通国子监博士上书,请求国子监中增设科目。
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大朝会那日瞧见的异象深刻地映在他们的心中,对天地的敬畏胜过了多年来的顽固。
再从现实的角度看,明德书院拿出了一样又一样的成果,明明国子监的学生也在看那些书,但多少被“举业”
限制住了,而且工部、将作监那边也不够配合。
再不明智一些,百年后,恐怕国子监已成为历史了。
不提别的,就看现在,举业书都以明德书院本为正本,明明在校定上国子监的博士们也出了力。
书中的确写了他们的名号和官称,但学人不会说一长串修书人的名号啊,只会道“明德本”
,而明德的指向很明确,就是明德书院。
“非等到要死了才知道转变。”
赵嘉陵嫌弃道,国子监的上书直接留中不发了,倒不是不让改,只是来得太轻易,有些人就不知道珍惜。
只有个“官学”
的名号有什么用呢?
谢兰藻莞尔一笑,慢提奥斯道:“总比执迷不悟好些。”
只一个明德书院,时日久了,不免走上国子监的后尘,须知国子监并非一开始就如此,在其繁盛时候,进士多由国子监出。
“既然国子监都跟着改了,那之后的贡举科目是否能够更易呢?”
赵嘉陵又问道,她想了想,又自言自语道,“也未必要从常科开始,制举就比较随意些。”
常科之外,也会依照需求来设置制举,从贤良方正谏言道军谋将略绝艺奇技,但凡有一技之长都可录用,种种名目随人君之所欲。
谢兰藻温声道:“不急,可以再看看。”
明德书院有的科目都没能满额呢,能够独当一面当博士授业的人还不够。
“朕听你的。”
赵嘉陵道,她抬手挥了挥,示意殿中伺候的人都退下去。
她背着手走到谢兰藻的跟前,围绕着她转圈。
灿烂的笑靥如濯濯春光:“朕没有荒废朝政,可也该留点时间,叙叙私情,谢相以为呢?”
谢兰藻故作不解:“什么私?”
赵嘉陵“唔”
一声,无外乎亲亲抱抱了。
她牵住谢兰藻的手,引着人上榻,口中说道:“近段时间的文书也忒多,一来就等着朕批阅,而不是喊一声卿卿。
至于夜里——”
赵嘉陵停了停,拿眼神睇谢兰藻,分明是埋怨她住在光宅坊的时间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