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1977年的冬天,对於华夏无数知识青年来说,是一个註定要被载入史册的季节。
中断了十年之久的高考,正式恢復了。
消息传来,整个吉春市都沸腾了。
无数被下放到工厂、农村的年轻人,重新拿起了蒙尘的书本,开始了最后的衝刺。
然而,当所有人都还在为寻找复习资料而焦头烂额时,周家的周秉义和周蓉,早已在李天华的指导下,准备了近一年的时间。
李天华的书房,成为了他们的“圣地”
。
从数理化公式大全,到歷年高考真题(被李天华默写出来的),再到各种经典文学名著……这里的复习资料,比整个吉春市图书馆加起来,还要齐全、还要精良。
考试前夕,李天华再次签到。
【叮!
新的一天已到来,是否签到?】
【恭喜宿主获得:“过目不忘”
学习光环(可赋予他人,持续一个月)!
】
这简直是为高考,量身定做的“大杀器”
。
李天华將这道无形的光环,分別赋予了正在做最后衝刺的周秉义和周蓉。
两人只觉得,自己的大脑,瞬间变得无比清晰,过去所有复习过的內容,都如同被刻印在脑海里一般,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能在瞬间,被精准地提取出来。
在这种堪称“作弊”
的准备下,结果,自然是毫无悬念的。
一个月后,高考成绩公布。
整个吉春市,乃至整个吉林省的教育界,都发生了十二级的大地震!
全省的文科、理科状元,竟然,同时落一家!
理科状元:周秉义,总分冠绝全省,被北京大学第一志愿,直接录取!
文科状元:周蓉,总分同样遥遥领先,被復旦大学中文系,抢先录取!
“一门两状元!”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瞬间传遍了四面八方。
周家,彻底火了!
省报、市报的记者,扛著相机,踏破了周家的门槛。
省领导、市领导的贺电和慰问品,流水般地,送进了光字片。
周志刚和李素华,这两位老实了一辈子的工人,激动得,几天几夜都合不拢嘴。
他们走在路上,所有人,都对他们投来羡慕、敬佩的目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