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的创作灵感。
“冯大哥,咱们的诗,既要有时代感,又要体现咱们服装的新潮,最好,还能把咱们厂的效益和姑娘们的美貌,都写进去……”
在酒精和虚荣心的双重刺激下,冯化成彻底放飞了自我。
他抓起李天华递过来的派克金笔,蘸饱了墨水,在宣纸上,大笔一挥,一首“惊天动地”
的“杰作”
,就此诞生。
“啊!
喇叭裤,你真带劲,穿上它,属我最年轻!”
“哦!
蝙蝠衫,你真时髦,红似火,烧著我的心!”
“机器响,钱滚滚,姑娘们的腰,真勾魂!”
……
诗句粗鄙不堪,充满了铜臭味和低俗的荷尔蒙气息,哪里还有半分著名诗人的风骨。
冯化成写完,还得意洋洋地,摇头晃脑地,大声朗诵了一遍。
他没有注意到,李天华放在桌上的一个不起眼的铁皮文具盒里,一样东西,正在悄然运转。
【“微型录音笔”
(一次性道具)】,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第二天。
《吉春日报》的副刊版面上,一篇署名为“著名诗人冯化成”
的新诗——《致光字片服装厂》,被刊登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投稿人,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学爱好者”
。
这首诗,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吉春市的文化界,引爆了。
“这……这是冯化成写的?不可能吧!”
“太低俗了!
简直是对诗歌的侮辱!”
“为了钱,连脸都不要了!
斯文扫地!
斯文扫地啊!”
批判、嘲讽、鄙夷……如同潮水般,向冯化成涌来。
曾经將他奉为偶像的文学青年们,纷纷表示与他划清界限。
省作协,更是直接发文,对其进行了不点名的严肃批评。
冯化成,一夜之间,从一个备受追捧的“著名诗人”
,沦为了一个被钉在耻辱柱上、人人喊打的文化小丑。
他,身败名裂。
当他失魂落魄地,跑回周家,想要向周蓉寻求安慰时,迎接他的,是周蓉一张冰冷的、不带任何感情的脸,和一份,已经签好字的……
离婚申请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