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是的,鲍娘子终究还是看中血脉大于天赋,选了翠姐儿做她的徒弟,如今已经开始训练她的刀功了。
买了许多大白萝卜堆在墙角,让她天天切,先从最基本的连刀片切起,再到难度高些的蓑衣萝卜,最后还要学着用萝卜雕出各式花鸟鱼虫的造型来。
切废的练手的萝卜也没浪费,都丢进大锅里,加上几根敲开的大骨头,撒上盐和香料,炖得烂烂的给下人们吃。
毕竟沾了荤腥,吃起来滋味尚可。
可再香也架不住天天吃啊,胡姣只觉得自己现在打嗝儿都是一股子萝卜味儿。
为了少吃几天萝卜,便也帮着督促翠姐儿几句:“你还说嘴,昨儿那篮子萝卜你切了有一半没有?鲍娘子一走你就偷懒,刀功练不好,过段时间中秋考评的时候,我看你怎么办,鲍娘子纵容有心偏袒你,也不好在娘子们跟前做的太明显吧?”
所谓的中秋考评,是指中秋节后府中仆妇的一次内部人事调整。
梅娘子等主子会根据这一年丫鬟小厮们的表现,以及各管事娘子的点评,做出相应的工作调动。
表现好的,自然可以调去更体面、月钱更高的地方;表现不好的,就保持原样,甚至撵出府去。
胡姣刚听说时,还暗自嘀咕这不就和前世的年度考核一样吗?她还以为古代奴才做什么工作是全凭主子的好恶或者托关系走门路呢,没想到普通人也有凭本事晋升的机会。
不过,这情况在泰和县却是独一份儿。
听她娘刘氏说,这是梅娘子从娘家带来的规矩。
梅家那位老祖母是个极有见识的,早年当家时就定下了这章程,说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方能使人心服,家业兴旺”
。
后来梅娘子出嫁,把这规矩也带到了陈家。
谁承想,效果出奇的好,下人们见升迁有望,个个卯足了劲儿当差,办事格外精心,于是便也一年年延续了下来。
。
翠姐儿见胡姣戳破她的伪装,当下脸一垮,有气无力地说再歇一会儿就去切。
喜姐儿见她这副耍赖的模样,忍不住“噗嗤”
笑出声来,还真是一物降一物。
转眼便到了李家办席的正日子。
陈府门前车马如龙。
胡舫如今在二门上管着车马,此番出行车驾安排、随行仆役调度,便是由他和王瑞共同负责。
胡舫为人踏实,凡事亲力亲亲为,将一应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反观王瑞,因着胡舫升任副管事,分了他权柄,心中正不自在,又见胡舫做得周到,更衬得自己无能,脸上便有些挂不住,只阴沉着脸站在一旁。
日头渐渐升高,各房女眷并哥儿姐儿们都已陆续到位,准备登车。
陈老娘今日穿了件赭石色万字不断头纹的缎面褙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了整套的赤金头面,由惠姑和另一个大丫鬟搀扶着,和陈老爹一起率先上了一辆宽敞的青帷马车。
王娘子、李娘子、姜小娘并几位小姐、哥儿也各自被丫鬟婆子簇拥着,上了后头的马车。
只是等了半天却不见兰娘,胡舫不敢耽误,便将这事儿告诉了赵妈妈。
赵妈妈经他一提,忙四下张望,果然不见兰娘及其丫鬟身影,心下也是一惊,赶忙去回禀梅娘子。
眼看着快要到开席时间,梅娘子便让赵妈妈赶紧打发人去看看什么情况。
赵妈妈连忙应下,指派了一个腿脚利索的小丫头速去芳汀阁催请。
芳汀阁内,此刻却是一片兵荒马乱。
绣橘急的要上吊。
几日前为了去李家赴宴,梅娘子特地请人给府里三个姑娘裁制了新衣,打了新头面,如今要出门了,那新做的一只金簪子却不见了。
妆奁、抽屉、匣子全都打开翻检过,褥子底下也摸了一遍,甚至连几个丫鬟的耳房都找了,却始终不见。
兰娘坐在一旁榻上,身上已换好了一件新裁的樱草色提花绫裙,见她着急上火,便宽慰几句,说实在不行拿去年的先顶上便是了,左右都是金子打的,都差不多。
绣橘听了却快哭了:“姑娘你倒是不放在心上,可东西丢了,万一追责起来,都是我们这些丫头的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