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却说胡姣次日五更便起,天边尚挂着几点疏星,寒气侵人。
家里买不起牙粉,她便只用青盐刷了牙,又用温水抹了把脸,揣上半块昨日剩下的炊饼,便蹑手蹑脚离了自家矮屋,径往那陈府的大厨房而去。
到了大厨房时,比约定的卯时初刻,竟还早了一炷香的功夫。
但见偌大厨房,灶冷灰寒,器皿散乱,地上还有几处油渍菜屑。
胡姣不消人唤,抄起笤帚簸箕,先将地面细细扫过;又寻块抹布,将几张油腻案台、条凳揩抹得精光锃亮。
待收拾清爽,她手脚麻利,引火添柴,架上大锅。
不多时,一锅滚水“咕嘟嘟”
翻腾,白茫茫水汽氤氲,驱散了晨间寒气。
恰在此时,管事的张婆子打着哈欠踱步进来。
这婆子生得精瘦,颧骨微凸,眼不甚大却十分锐利。
甫一进门,便觉出不同——地洁案光,灶上竟已滚着热水!
她目光扫过垂手恭立的椒姐儿,见她衣衫虽旧,额角带痕,然眼神沉稳,举止利落,心中先有了三分受用。
面上却不露,只鼻子里“哼”
了一声,权作知晓。
少顷,另两个烧火丫头翠姐儿、喜姐儿也到了。
她两个年方十一二,连日顶着三人的活计,早累得面如菜色。
如今见来了个年纪虽小、手脚却勤快的新人,喜得如同久旱逢甘霖。
趁那添柴拨火的空档,两人便压低了声,你一言我一语,将大厨房的规矩并要紧人物,絮絮叨叨灌入椒姐儿耳中。
哪个灶口火要旺,哪个火要温;哪位主子的口味忌讳;管事的娘子们脾性如何;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万万不能提……椒姐儿一面手脚不停地添柴、拨火,一面凝神细听,默记于心。
原来这大厨房,共有三位掌事。
有一位鲍娘子,专管煎炒烹炸、鸡鸭鱼肉的活计,系二房梅娘子心腹,最是厉害,手艺也精,连陈老爹陈老娘都称赞的。
又有一位林娘子,年纪稍大些,人称一句林大娘,管的是蒸点甜羹,乃大房王娘子陪房旧人,性子倒还好,只不管闲事。
至于胡姣的顶头上司,便是这位张妈妈了,管着烧火劈柴、洗菜切配的杂役。
她老人家顶要紧的规矩:手脚干净,眼里有活,嘴要严实。
说话间,大厨房人声渐沸,活计涌来。
这半日,胡姣便似那走马灯里的纸人,再无片刻停歇。
灶膛火要时时盯着,大了不成,小了更糟,添柴拨灰,烟熏火燎,不多时呛得她泪眼汪汪,额角汗珠混着柴灰,在脸上抹出几道黑印。
这边火刚稳,那边又得洗那堆积如山的菜蔬,冰冷的井水,冻得小手通红。
洗罢菜,油腻锅碗瓢盆又堆成小山,需用滚水反复刷洗。
洗完锅碗,灶下火苗又弱,急急奔回添柴……如此往复,在热气蒸腾、油烟弥漫的方寸之地穿梭不停。
手上虽忙乱,胡姣一双眼睛却似明镜,早将大厨房内外照了个通透。
正是灶膛如世道,烟火即人情。
且说灶下众人,忙乱至辰正时分,那四遭取饭食的人潮方歇,大厨房里蒸腾的热气,鼎沸的人声,也渐渐消歇。
几位管事娘子将余下琐事分拨停当,便陆续归家歇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