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唐觅再次发问:“殿下,这是为什么呢?为何我们的边境要划分成这样不规则的形状?”
朱櫟解释道:“你们不通军事,自然不知道其中好笑在哪里。”
他的声音平淡,但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唐风和唐觅立刻竖起耳朵,听得非常认真。
朱櫟指著地图上的边境线,缓缓说道:“边境方方正正看似好看,实则埋下了分裂的隱患。”
唐觅和唐风对视一眼,眼中满是不解。
他们丝毫不能理解,边境划分还能够有著分裂的隱患。
唐风心中的痒痒虫被勾了出来,问道:“还请殿下解惑。”
朱櫟淡淡说道:“就拿龙国举例吧,你们知道汉中为什么不在蜀地之內吗?”
唐觅和唐风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不知。”
朱櫟简洁明了地解释道:
“秦岭以南的汉中被划归陕西,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属地失去了北方的天然屏障,不易形成一个完整的割据区。
在政治、军事中心都在北方的情况下,这样无疑会有利於北方对秦岭南部以至整个蜀地盆地的控制。”
“这就是大明朝的堪舆图线条都是歪歪扭扭的。”
俩师兄妹恍然。
原来如此啊!
这还真不是朱櫟扯淡。
老祖宗最讲究制衡,这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
。
歷史上的蜀地地区发生了太多的地方割据势力,从西汉末年的公孙述到明清时期的张献忠,大大小小的政权交替,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割据势力,主要还是蜀地地形险要,而物產丰富,对外相对封闭,对內自给自足,所以才会產生如此多的割据势力。
从地形上看,汉中处於秦岭渭河谷地之南,无论是地理、气候,还是人文风物,汉中都更接近蜀地盆地,而与关中平原差异较大。
自古以来,秦岭曾经是不同行政区的天然界线。
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和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都將秦岭南北分为两个不同的地理区,前者属巴蜀,后者为关中,两者的物產、经济、风俗、文化都很不同。
但在元朝统治蜀地以后,就將设在汉中盆地的兴元路划归陕西行省。
从此,汉中盆地和关中盆地就一直处於同一个行政区。
元朝统治者做出这样的改变显然是出於军事和政治上的考虑。
在宋金对峙和宋元之战中,秦岭及蜀地盆地一直是宋军凭藉有利地形长期守御的战略要地。
元军痛定思痛,自然会让后世子孙规避掉如此风险。
这都是经验。
“这就是经验,漂亮国没有在这方面吃过亏,自然不晓得其中的道理。”
朱櫟道。
“还真是,漂亮国立国以来不过二百多载,而度过的又是较为兴盛的时代,跑马圈地这种事,在大明朝可是做不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