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此时乃是仲春初夏之交,殿前考场一无遮拦,浅赭色的缠枝纹陶土方砖地面,将直射下来的阳光反射到考生们身上,许多人鸦青巾帻下隐约可见额角汗珠。
身上裹了几层束胸绸布的徐菀音更觉闷热难耐,她额头上的汗渐已汇聚成滴,无声无息沿鬓角滑落至颊边。
她想起一月前在郁林都督府的家中,母亲卢氏责备家中老奴柳妈妈的话,“这劳什子,竟是让人呼吸都自由不得了么?”
那时,柳妈妈取来刚刚备好的密纹素绢,正要替二小姐徐菀音束胸。
那素绢乃是柳妈妈到好几处绢布坊对比选得的,买回后做了浸药处理,比之未曾处理过的绢布更加透气防汗。
缠绕时,柳妈妈更是严格地令徐菀音要配合“龟息法”
调整呼吸节奏。
那样裹扎后,方能避免运动时松脱。
便是在那时,卢氏看着女儿花苞一般隆起、令人怜爱的胸,在一呼一吸之间,被那素绢一层一层压住,忍不住心疼起来,问她痛是不痛。
从徐菀音懂事起,她就常跟着父亲和兄长扎在军营里。
待得新朝建立后,又随父亲移家至那“地卑荒野大、人物萧条市井空”
的岭南。
始终未曾经历过大城市里那些高门里贵妇往来、闺阁女儿相交等情由。
便养出一番飒爽性子,并无一般小女儿的娇态。
听母亲问“痛不痛”
,她却是笑着摇头,一边抬起两只看似纤弱、实则对自己够狠的玉白小手,朝胸口一阵胡乱按压,倒是引得卢氏惊呼连连……
此刻在京城考场,那几层伴随了“龟息法”
裹压在胸口的密纹素绢,却令徐菀音好生难受。
虽然柳妈妈已经尽力对绢布做了浸药处理,说是通透吸汗已极,然而那越来越烈的日头无遮无掩地射在身上,将她体温越升越高。
竟似有人在用力拉扯那绢布,令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恰在明德殿朱漆廊柱上最后一片阴影消失之时,殿角传来的滴滴答答铜漏之声,随着远处太极宫传来的报时鼓声响起,二十名监考官开始在整齐排列的三百又五张考案之间,沿甬道徐徐而行。
众生员埋首答卷。
衣袂间浮动着松烟墨与沉水香的气息。
这场伴读学举考,并不同于每年春秋两季的科举闱考。
三百又五名生员,是由吏部协同皇帝陛下直接点选,明着是给各地的官宦子嗣们一个贴近京城王孙世族、得以与这些天潢贵胄有伴学共游的机会。
若确有才学武功之佳材,当然也能从科举拔擢的严苛体系之外,直接平步青云;
然而真正的天潢贵胄,京城里也不过寥寥数人。
昭明新朝皇帝子嗣不丰,只得太子李琼俊与二皇子李诀二人;
下来就是几位开国勋爵,国公爷府上的世子们。
余下那些已入名录、将从此次学举中配得伴读的世家公子,从中书令、侍中等正二品、从二品长官家的公子,及至崔、卢、郑等世家大族家的郎君。
他们奉诏候领伴读,实则也是领了皇帝的羁縻之令,与京外地方品秩大员互为监督和制约。
因此事实上,下旨求伴读,实则也是令各地官吏送子嗣入京为质。
皇帝李卓却把话说得甚圆:将京中王孙世子,与各地刺史疆吏府上子侄聚到一处,有助于新朝统一学养标准。
更重要的是,要替新朝拔擢文勋帅才,拔擢之前,统一思想总是要的吧。
考试前的几日里,居于京城几处驿馆的外省学子们,早将各种消息传得满天飞,称考试拔得头筹的,当配与太子李琼俊为伴读。
然而大家也阴恻恻地盯着那些长得皮白纤弱、面有阴柔女相的生员,道:
“你们可得小心了,别太执着答题,若真到了最高那处,男色不保……”
一向离京城远的那些外省生员不明所以,忙往下打听,便有好事者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