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谢姎就这样被热情的社员们催下了梯田,骑上自行车去了趟公社邮局。
一次领到四个包裹,其中两个体积比她人还要大。
谢姎一一看了眼包裹上缝着的寄件信息,顿时明了:两个小一点的包裹来自姑姑和林玺;两个特大号包裹分别来自明岛市和大西北。
她把两个特大包裹叠在自行车后座,用麻绳绑得结结实实的。
再把两个小的塞在背篓里,倒背在胸前。
像耍杂技一样,载着比她人高的包裹回头率极高地骑出公社、抓紧时间回了大队。
到大队以后,她把另三个包裹放回宿舍,徐胜男寄来的包裹当大伙儿的面拆开了。
徐胜男这次寄来了整整两大包约有十斤的紫菜虾皮、十斤盐渍海带,另外就是一些蛤蜊干、蛏子干之类的海边十分常见的小海鲜。
信里说这类海味量多便宜,月湾大队这边想怎么换都行。
大队社员们一听高兴坏了:“那太好了!
我们这边野菜、菌子最不愁,就拿这些跟他们换,不花钱还有海鲜这好东西尝鲜,巴适得很!”
大队长提醒了一句:“换可以,但别忘了包裹邮资不便宜,别每次都让小谢承担。”
“放心吧大队长!
我们都商量好了,邮资多少由换的几家均摊,肯定不让小谢同志吃亏。”
川南的月湾大队和明岛的红旗大队就这样结成了以物易物的对子。
月湾大队把漫山遍野的野菜、菌子晒成干寄去明岛市,红旗大队把他们那边最常见的海鲜干寄过来,也算是小范围地实现了资源共享。
这一次,徐胜男寄来的海鲜干,谢姎自己一份没留,都交给大队长由他主持分配去了。
虽说是以物易物,但也是要分配的。
毕竟月湾大队两百多户人家呢,包裹一次能寄的量哪够家家户户都分到啊,只能分批次进行。
猜拳也好、抓阄也好,用什么方法来排先后,谢姎丁点不插手。
相比这些热闹,她更想知道宋书鹤朋友寄来的那个包裹有没有她需要的物资。
正好,大队长见她往返骑了一趟公社,没让她继续回梯田干活,而是给她放了个小假,让她提前回宿舍休息去。
她就坐在空无他人的宿舍里拆起了包裹。
还别说,来自西北边疆的这个包裹,物资丰富得还真有些出乎她意料:奶粉、奶片、奶糕、牦牛肉干、羊奶饼干、羊肉罐头、牛肉脯、羊毛毡子、羊绒线球……可以说,只要是那边有的,都寄了两份过来。
没错,一式两份!
不用说,其中一份十有八九是托她转交给宋书鹤祖孙的。
:()快穿:回收金手指从种田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