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既有宫廷的,也有民间的,既有匹料,又有衣冠等实物。
三层是中华织锦村,展示中国少数民族的各种织锦绣机器具和实物,以及民族服饰、生活用品等。
四层为云锦及少数民族服饰展览,有模特展示云锦现代服饰。
杜所长给子慕介绍了研究所的发展历史。
建所初期,工作的重点在搜集整理云锦文样画稿,总结归纳云锦创作艺术规律,培训艺徒,抢救濒临失传的工艺绝技。
先后整理出版了大型彩色图案集《南京云锦》和黑白图案集《南京云锦》,恢复了失传品种“双面锦”
“凹凸锦”
,开发出人民大会堂江苏厅装饰用锦"
雨花锦"
等。
同时,征集购买了相当一批云锦匹料、块样、实物资料,为云锦的研究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发展成了“中国织锦工艺研究生产实验中心”
,成立了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领导下的织锦专业委员会,云锦所作为主任委员单位和学会所在地,在所内筹建了《中国织锦工艺陈列馆》,成为了全国织锦行业中心。
并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成为了古代丝绸文物复制研究实验基地。
最后,杜所长说。
“云锦的优势主要在于手工织造的传统产品品种和丰富的传统图案,它的织造工艺无人能及。
许多失传已久的云锦技艺、品种、图案,虽然被我们已经恢复。
但是,因袭照搬传统产品、传统题材来代替继承,仅仅停留在低水平的复制上,是不行的。
因此,我们一直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将南京云锦独特文化积淀精髓和传统工艺技术、文化科技内涵发扬光大,效果还不是十分彰显。”
“杜所长,你你认为制约云锦发展的瓶颈在什么地方?”
“李总,南京云锦工艺独特,织造云锦的操作难度和技术要求都很高。
织制云锦需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
拽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
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
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5-6厘米,这种工艺仍无法用机器替代,故而有“寸金寸锦”
之说。
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
在它的织面上就有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根线上穿梭。
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
:()七爷的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