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京郊地价贵,种这果子不合算,不如让李桥在山鸡村这种偏远的地方种,来回拉成果合算。
可李桥还是说要考虑,那再加钱就不值当了,还不如在京郊找农户种,掌柜的知道她是真的没太有兴趣,也没勉强。
种地的还不好找吗?不用他们自己的种子,还高价回收成果,砸不了自己手里,就这条件有的是农户抢着种。
李桥买齐了过冬用的东西,正巧路过刘府,从外面见府门紧闭。
后来听说刘旖儿的娘真的留在了清河,一直没再回去,也不知道是不是忙着操办儿子的终身大事。
李桥想敲个门问问,好歹关心一下刘旖儿现在身体如何,当日毕竟他是因为自己才得了那样重的风寒。
想了想,最终还是直接离开了。
回到山鸡村,第一片雪花便悄然落下来了,大雪封山只用了三日。
山鸡村的人倒是见怪不怪,他们这地方就夹在山里,冬天一下雪那就是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与世隔绝了一样。
村里的人都习惯了,早早地准备好了足够烧一冬天的柴火,也屯够了粮食。
临近过年,雪下个不停,村里反而更热闹了。
今年的雪厚实,来年庄稼地指定丰收。
李桥没什么兴致凑热闹,春节这种日子那是给家里齐全的人过的,自己一个人过也是看着凄惨。
她听着院子外面村里的小孩嘁嘁喳喳地放爆仗,隔壁宋六娘家和她男人打情骂俏着贴春联,家家户户都挺开心的,李桥跟着沾了点吵吵嚷嚷的烟火气。
年三十,李桥就给自己多添了个荤菜,老温送了她一坛子酒,她拆了直接抱着坛子喝。
喝多了,倒头便睡,年就过去了。
冬天庄稼人能干的活不多,都窝在家里把炕烧得热热地,烤着火唠点家长里短。
李桥也很少出门了,偶尔宋六娘来找她双两句话,不过来来回回还是她男人,她和老温都没有再提过温娇娇,李桥更没提。
这个人就像从未出现在过山鸡村一样。
刘旖儿和他娘过年没有回来,往年刘旖儿都会带着一马车的礼回村,今年直到大雪封山都没见马车进来,留村长和老爹一起守着屋头过的年。
刘旖儿毕竟是山鸡村唯一出去当官的,各家茶余饭后都愿意聊上两句,算件不大不小的稀奇事儿。
总之,除此之外,一切如旧。
今年雪下得比往常要大,开了春雪化得也就慢了许多,山路刚通开没多久,第一辆从外面进来的骡车带了积压了一冬天的物件信件。
山鸡村虽然闭塞,村里的人也少有出去闯荡的,但每个月一般也有个两三辆跑腿传信的进来出去,就好比李桥上次在清河加急给村长送的信,一两日的功夫,与外面通信儿并不困难。
只是李桥从未收到过外面来的东西,她孤身一人多年,除了刘旖儿,跟外面的人没什么联系。
可今年传信的车夫竟往她家跑来了,停在她院子门口,问是李桥家吗。
李桥还以为送错了,车夫递过来一封薄薄的信件,上面竟真写着清河县东邻外山鸡村李桥家收。
李桥问了车夫一句,是不是清河县来的,那就是刘旖儿的信。
可那车夫竟说这信是从京城过来的,年前一路加了急,估计花了不少银子,但因为到山鸡村前就下了雪,外面的车进不来,这封信在清河一直耽误到现在才送到。
车夫先转悠着上别家了,一冬里积压的寄件不少。
说如果有回信,等他转回来可以给他,到清河同上京城的件一道寄回去。
许是因为隔了一整个冬天,这封信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人的手,染上些许污渍还起了毛边,潮乎乎地发旧。
李桥没犹豫,直接撕了外封打开,里面薄薄地一张巴掌大宣纸,用秀丽的小楷写了一行字——
上京城往十里清交巷郎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