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她从未有过姐妹,家族中也没有早夭的女孩。
但直觉告诉她,这是真的。
某个本该出生却未能降临的灵魂,在向这个即将降生的孩子打招呼。
第二天,她带着这段录音前往当地一家心理援助中心,那里专门帮助经历流产创伤的女性。
负责人是一位年近五十的心理咨询师,名叫苏婉。
听完录音后,她脸色骤变,颤抖着从档案柜中抽出一份三十年前的病例。
“这是我……我十六岁时的事。”
她声音沙哑,“家里穷,不敢声张。
我在厕所自己用药流掉了孩子。
是个女孩,医生说是七周大的胎儿。
我当时觉得她什么都不是……可这些年,我总梦见一个小女孩叫我‘妈妈’,站在我家门口不肯走……”
云南女孩将录音放给她听。
当“姐姐”
二字响起,苏婉当场跪地痛哭。
就在那一刻,院中的藤蔓剧烈抖动,一片叶子脱落,飘入屋内,恰好落在苏婉掌心。
叶脉荧光流转,竟显现出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形象,对她挥了挥手,然后化作光点消散。
“她原谅我了……”
苏婉抽泣着,“她说,她一直都知道我是爱她的。”
这件事之后,关于“跨代共感”
的研究迅速兴起。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未诞之灵不仅能与亲生父母建立连接,还能穿透时间与血缘,影响后代子孙的精神结构。
有些新生儿天生就能识别特定旋律(如家族祖传摇篮曲),有些儿童在未受教育的情况下准确说出早已遗忘的流产日期,甚至有个五岁男孩在幼儿园画画时,完整还原了二十年前某位陌生女子在手术台上的视角。
学术界不得不重新审视“遗传”
的定义。
除了基因,是否还存在着一种“情感遗传”
?一种通过集体记忆与灵魂共振传递的信息链?
林远和云南女孩的孩子顺利出生了。
是个女孩,重六斤八两,哭声洪亮。
接生护士笑着说:“这丫头,像是憋了很久才肯来。”
但真正令人震惊的是她的左手掌心??一道天然形成的星形胎记,形状与星眸花完全吻合。
更不可思议的是,当林远将那株藤蔓靠近她时,婴儿竟停止哭泣,睁大眼睛盯着它,嘴角扬起一抹近乎智慧的微笑。
“她认识它。”
云南女孩轻声说。
满月那天,他们举行了一场特别的仪式。
没有宴席,没有宾客,只有三人与那株藤蔓围坐在月下。
林远点燃一支用归音兰花粉制成的香,烟雾升腾,在空中凝聚成一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