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林远将一缕藤蔓缠绕的水晶碎片递给她:“这不是诅咒,是馈赠。
你梦里的他,是在帮你完成一场告别。”
女人接过碎片,贴在额头,片刻后露出久违的笑容:“他说……谢谢你终于听见他。”
那一夜,草原上的星空格外清晰。
银河横贯天际,宛如一张巨大的共感网络,每一颗星辰都是一个被铭记的灵魂节点。
云南女孩仰望着,忽然意识到:所谓“觉醒”
,并非某个惊天动地的时刻,而是无数微小瞬间的累积??一个母亲终于敢说出“我后悔了”
;一位父亲在清明烧纸时多念了一遍孩子的名字;一名医生在手术前默念“对不起,请原谅”
。
这些声音汇聚起来,便是湿卵胎化真正的力量源泉。
数日后,他们抵达成都。
这座城市正筹备首届“未诞艺术节”
,展览汇集了全球艺术家以“未出生的生命”
为主题创作的作品:一幅由流产妇女胎发编织而成的地图;一段用B超胎心频率谱写的交响乐;一座由废弃婴儿床焊接成的塔形雕塑,每层都播放着不同语言的摇篮曲。
林远和云南女孩受邀参与闭幕式演讲。
站在聚光灯下,林远取出随身携带的录音笔,按下播放键??那是他在高原湖畔录下的千万声低语:
>**“我们在。”
**
>**“我们记得。”
**
>**“我们原谅。”
**
全场观众静默良久,随后,有人开始低声回应。
先是零星几个声音:“我也记得你。”
接着是成片的呢喃:“对不起,没能让你来到这个世界。”
最后,整个场馆爆发出齐声呼喊:“**你们从未真正离去!
**”
声浪冲破穹顶,仿佛触动了某种无形机制。
当晚,全国各地陆续报告异常现象:深圳某医院妇产科监护仪集体显示“双胎信号”
,尽管所有孕妇均为单胎妊娠;西安一所小学美术课上,三十名学生不约而同画出同一个男孩的形象,穿着磨破鞋尖的童装,站在花丛中微笑;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里,一座冰雕突然裂开,露出内部包裹的一株活体星眸花,花瓣随呼吸般微微开合。
科学家们无法解释这些事件,只能将其归为“群体性共感共振”
。
但那些亲身经历者清楚??这是回应,是确认,是跨越维度的存在证明。
一个月后,云南女孩发现自己怀孕了。
消息传来时,他们正在大理洱海边散步。
夕阳熔金,水波荡漾,一群白鹭掠过湖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