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日后,太极殿前,巨大的露天广场之上。
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大唐帝国,自开国以来,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公开辩论会”
,正式开始。
广场的正北方,临时搭建起了一座,高大的观礼台。
皇帝李世民,亲率太子李承乾、晋王李治、以及所有在京的王公大臣,一同,端坐其上,担任这场辩论的“最终裁判”
。
广场的东西两侧,则分设了两个,同样高大的辩论台。
东侧代表着“儒学正统”
。
国子监祭酒孔颖达,身着最隆重的祭酒服,端坐其上,其身后,站着数十名,同样神情倨傲的当世大儒。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必胜的信心。
而西侧则代表着“格物新学”
。
国子监博士马周,只穿着一身朴素的青色官服,平静地坐在那里。
他的身后,空无一人,只摆放着,几个用黑布,严密遮盖起来的,神秘的“道具”
。
那副“孤军奋战”
的模样,引来了无数同情的目光。
“咚——咚——咚——”
三声沉闷的景云钟响之后。
辩论,正式开始。
首先,由“儒学”
一方的代表,孔颖达发言。
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儒,缓缓站起身,先是对着观礼台上的李世民,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
然后,便用一种充满了“悲天悯人”
的,庄严的语气,开始了他那,早已准备多时的,慷慨激昂的“演讲”
。
他引经据典,从《尚书》的“天人感应”
,讲到《春秋》的“灾异之说”
。
痛心疾首地,论证了,此次蝗灾,乃是因为“朝有奸佞,德不配位”
(暗指太子),所引来的“上天示警”
。
其唯一的,解救之法,便在于“君王修德,臣子行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