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不要脸,嘴里前头喊着弟妹,后头又说您,我是你我都脸红。
弟妹,我不要茶叶,多给我一罐蜂蜜就成。
我岳家是海军部队的,给我家送了不少海货,回头我给你送一麻袋过来。”
一个个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家的好东西,云端一个都没有听,按照原来的计划,给他们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想要更多的没有,但是你们可以互相换一换嘛。
梁辰笑着守在门口:“各位叔叔阿姨,明天是我生日,你们还记得不?”
韩伟直接说:“叔给你准备了大红包,明天给你送去老宅!”
“我也准备了!”
“还有我!”
“今天不巧,身上没带,明天给送!”
梁辰笑嘻嘻地谢过众位叔叔阿姨:“我明天就在家等着了!”
梁辰长大后,每次回想起少年时期,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每年的暑假。
一放暑假就出去玩儿,生日之前回北京,一堆叔叔阿姨到家里讨要好吃的,回头给他送了厚礼,爸妈不管,那都是他的生日礼物。
他想,周围的朋友应该没有谁比他家底厚,他收到的生日礼物里面有不少古董和字画,虽然是借他的生日送给妈妈的,最后都到了他手里。
等他长大后,这些古董样样都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最便宜的也是大几百万。
那个时候他觉得,他妈哪里需要他挣钱养老,他妈随便掏出来一个小玩意儿都是别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钱。
这种过生日就能收厚礼的好日子,在他高考那一年达到了巅峰,倒不是因为他考上了上海的复旦大学值得庆祝,而是因为他妈那年特别大方,拿了五十斤十年份的养肾酒和五年份的养颜酒出来,那些叔叔阿姨都乐疯了。
和乐水、辛夷、雷宗洋他们这一批喜欢扎堆北京不一样,梁辰、沉香、张建军他们后来这一批小的,喜欢扎堆上海,不管学校好坏,反正都考了上海的学校。
成绩最差的张建军为了跟上小伙伴们的步伐,为了去上海都退而求其次选了上海的大专,拿到通知书那一天,全家人都高兴地准备庆祝他考上了金水市大学,谁知道他上了个大专,据说他爸气的手抖,手一抖就想揍儿子。
张建军早有准备,兜里揣着几十块钱,第二天就跟沉香、铁锤、门栓他们溜了。
几个人一路北上去北京玩了半个月,然后去杭州晴好园住了半个月,然后去上海,修房子去了。
云端突然想起早年间在上海郊区买的潘家老房子,这都多少年了,木房子怕是都坏了吧。
云端塞给梁辰一笔钱,让他先去看看,能修则修,不能修就推倒重建一个院子起来。
几个年轻人到潘家老宅一看,房子都垮了一半了,还修什么修,重新建吧。
梁辰手里有钱,当天就去大队请人帮忙把房子拆了重新建,重新建也不建什么木房子,修小洋楼,三层的,还要圈一个大院子出来,里面花草树木都种上,他妈看了肯定喜欢。
市里的马路都快修到村里来了,这个房子建好,从学校出来玩儿,他们还能在这里住,一定要好好修。
梁辰手里拿着当时的买房子的凭据,当时的大队长还在,一看就知道是自己的字迹,就点头应下来。
“你圈的这个院子是不是大了点?比潘家老宅里原来的院子往外面扩了十几米。”
“是吗?那我给大队补交宅基地的钱?”
“补交钱倒是可以,关键是需要这么宽的地方吗?”
梁辰一本正经地点点头:“需要,我妈说了,最好院子里有块宽一点的地种花草什么的。
她说当年原本就想过来住,最后没成行,以后等我爸退休了来上海养老住住也好。”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是小事情,梁辰就记得他妈说的,房子无所谓,地以后肯定值钱。
他也这么觉得,所以交钱就交钱吧,占宽点是正经。
这个大队现在重新改名叫田山村,在这里梁辰还碰到了一个眼熟的老爷子,他没认出人,那人却一眼认出了他,问他是不是云端的儿子。
这个现在混的不错的老头儿,就是严君。
梁辰也没想到,这个已经退休的老头儿,人脉广的吓人,他后来才开始倒腾生意的时候,这位严爷爷帮他牵线搭桥帮了不少忙。
甚至他开了外贸公司,还给他介绍了远在美国的合作商潘先生,这位潘先生,正是当初卖古董和房子给他妈的田山村潘家。
梁辰后来摸着脑袋回忆,当时他六岁多,跟着妈妈来上海旅游干什么来了?他只记得的天气好热,小人书好好看,还有当时买的那个收音机,陪伴了他好多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