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是京城的百姓,则对战时状态喜忧参半。
虽然战时状态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不安,但是对他们现在的影响,却着实称不上大。
很多人还欣喜于物价被管控,超过一成波动就要由战时委员会批准。
即将被大量生产的布匹等物资,甚至开始降价。
一些百姓趁机购买,久违地添置了新衣。
生产马车的车辆工坊、生产水泥的水泥工坊……这些被朝廷控股的企业,同样开始扩产。
朱由检指挥内廷企业扩大规模,把前几年积攒的资金,都用于此次扩产——
像这样不用担心产品卖不出去的时候,实在是不多见。
资本越雄厚越应该扩大,百分之五的利润也是笔不小的钱财。
同样有这个认识的,还有一些商人。
他们看好大明,自然同样扩产。
尤其是依附内廷的皇商,不得不随着内廷企业扩产。
整个顺天府一带,都开始了忙碌,平常连个闲人都看不见。
朱由检此前对顺天府的整顿,成效显现出来。
北直隶也受此影响,被调动很多资源。
其他地方则因为天高皇帝远,是否战时状态影响并不大。
甚至很多乡村,根本不知道进入战时状态。
唯有苏松新区,像顺天府一样迎来了大发展。
刘理顺掌握着查抄楚藩的钱财,资金并不缺乏。
苏松新区还有很多雇工,是各地向往自由的奴仆跑了过来。
安置他们本来是让人头疼的事情,战时法案一出来,刘理顺顿时知道该怎么办:
他参考朝廷的国资委,组建了苏松新区国资委,然后招募高级工匠和工程师,作为管理层办厂生产。
这些产品都是朝廷需要的,根本就不愁卖出去。
只要保证质量,就能稳定获利。
追求暴利的商人或许看不上,雇工们对此却很喜欢。
苏松新区的人心一下大安,工人们都安定下来。
他们生产的成衣、罐头,很受前线欢迎,从南洋进口木料生产的帐篷、船只,更是把衣食住行都囊括了起来。
以至于朱由检都不得不感叹:
前线的武器靠北方,生活物资则主要靠江南。
这片手工业极为发达的地方,终于被朝廷利用起来。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