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场的民众激动得无以复加,不断高呼“万岁”
。
最后,朱由检又命内阁首辅韩爌,当众宣读《征讨建州鞑虏檄文》。
历数建虏叛乱以来对大明子民的暴行,表示战斗到底的决心。
同时代表内阁,正式把朝廷大权移交战时委员会。
袁可立则率领战时委员会委员,代表全体将士在烈士墓前宣誓,尽一切可能争取战争胜利。
整个朝野上下的声音空前统一:那就是尽一切力量,争取战争胜利。
——
这些事情,刊登在报纸上后,民间对辽东之战的疑虑一扫而空。
所有公众舆论,都只有一个声音。
户部趁机发行的战争债券,在朱由检以皇帝名义率先购买一万元后,总计百万元的债券迅速被销售一空。
宗室、贵族、大臣、皇商,几乎是争先恐后,购买战争债券。
还有人当众焚烧债券,表示捐给朝廷。
不过对这种做法,朱由检是不赞同的。
因为他把战争债券当成了常规的军费筹集手段,不能竭泽而渔。
所以他用子贡赎人的典故,说明这个做法不可取。
并以皇帝名义授予公士等勋爵,把他们焚烧债券的行为当作捐纳看待。
如此更刺激了一些人焚烧债券,朱由检最后陆续赏赐下七十多个公士,总计金额近八万。
户部官员对此是弹冠相庆,之前对发行债券的疑虑一扫而空。
先前他们还担心寅吃卯粮将来拿不出利息,但是在这些债券被焚烧后,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还不上钱,也不用担心利息——
因为被焚烧的债券,完全能覆盖所有利息。
很多户部官员被打开了思路,打算在将来发行更多债券。
朱由检同样很高兴,因为这些人焚烧债券的做法,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
他趁着民心可用,还让袁可立以战时委员会的名义发布命令,对战争期间的舆论进行管制。
后来颇受一些人诟病的战时舆论管制,自此开始出现。
枢密院和国会军事委员会,联合成立舆论管制临时委员会,负责相关舆论管控。
新闻发言机制被强化,每天都提供海量的信息供媒体选择,挤压谣言传播的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