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天光大亮,周霖和白杨各自开着台收割机轰隆隆地开进了稻田,剩下的四位嘉宾,带着五位帮手在田边戴好帽子走下稻田,弯腰割稻。
丽子一如既往地沉默跟在孟清如的身后,不一会儿,汗水就浸透胸前后背,但她看着孟清如还在继续,她也继续埋头跟着。
直播收稻还在继续,行进到今日弹幕上的恶意逐渐消失,感叹和心疼逐渐占据大头。
四位嘉宾在前面弯腰割稻,几位不太方便的帮手就负责将割好的稻子搬到田埂边,一整天下来直播间里,只能听见收割机轰鸣和稻谷摩擦的声音。
就这样他们从早干到晚,直播间从原先的早八晚八十二小时直播,因为台风天将要来临,不得不加快收割步伐,直播间也从原先的早八晚八十二小时直播变成了24小时直播,无论何时何地,观众进入直播间看见的不是嘉宾和村民在收割,就是工作人员在收割。
一天干下来,每个人身上都沾满了汗水和泥灰,倒在床上腰酸背痛,孟清如看着赵思凝的按摩仪都都没力气用,有时候更是连话都不想说,更别提恋爱了。
孟清如现在只想一觉睡醒,稻子全部被收完。
直播行进到第七天,在全节目组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将六块田的水稻全部收割完毕,下一步就是用打谷机将所有稻谷的外壳剥离,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大米。
打谷机嗡嗡运作,金色的稻穗被卷入其中,脱壳后的稻米,白花花的,颗颗饱满,像细碎的雪花飘落,在空气中弥漫着专属于大米特有的清香。
导演站在打谷机旁边朗声道:“水稻的萌芽到成熟,是生命的历程,也是文明的道路。
据考古记载,中华先民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种植水稻的民族,具有悠久的稻作历史。”
“我们选择了稻米,就选择了一种文化,我们的生活,情感,精神世界,与稻米的荣枯盛衰纠缠在一起,与之同悲共喜,生生不息,上万年来,稻米养育了人类,并仍在未来,成为我们生存不可或缺的基础。”
①
“我们为期七天的割稻经历,共计收割了38.47吨稻谷,可供万余人食用半个月。”
②
很难形容这种感受,米香萦绕在鼻尖,嘉宾们不由得感叹农民的艰辛。
陈恩伯更是泪眼婆娑,声音沙哑,扬言以后绝不浪费粮食。
赵思凝在一旁补刀,“说得好像你剩过饭一样。”
“我爸爸小时候还在饥荒年,一碗米煮一锅水,一家子充饥。”
回程路上,白杨声音低低地感叹,“经过这一趟体验我总算懂了什么叫做:仓里有米,心里不慌,米是活物,能救一命。”
关于土地,关于生计,中国人似乎都格外敬畏与依赖。
*
“恭喜各位从插秧种稻到割稻脱谷道的全程参与,接下来三周将与周家村村委联合助农直播,期待各位嘉宾的表现。”
导演再次拿出抽签盲盒,“请各位进行抽签,根据分组将决定下一周直播阵容。”
最后分组为:孟清如、周霖;陈恩伯、齐逸之。
白杨、赵思凝。
农场的种植区前支着简易的直播架和设备,摆着张大木桌,孟清如看着桌子上的台本有些紧张,从没有直播过的她,昨天一整天都在紧急恶补知识。
镜头聚焦在两人面前,这个从没有过的直播合体,让“周公解孟”
cp粉大吃特吃,直播当天满屏的“爸爸妈妈我来了!”
节目组还特意请来了专业的直播团队,孟清如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和脚本台词有些无措,但脚本上的台词还在等着她输出,“家人们,这个是我们这几天努力收割出来的稻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