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你今日想去何处?”
朱砂咬着蒸饼,认真想了想。
郑观一家,一个比一个疯,问他们等于白问。
问题出在恩州,为今之计是找一个与郑家相熟的恩州籍人士打听。
可长安人口之众,她该去何处找这个人?
朱砂心下暗忖,随口问道:“郑大郎一家有故旧在长安吗?”
苏盈阶:“有一个。”
“是谁?”
“郑大郎的同乡与同门,弘文馆校书郎杜世宁。”
前去弘文馆的路上,朱砂好奇道:“前日我便想问,郑大郎长居恩州,为何会成为宇文助教的学生?”
苏盈阶:“七年前,阿叔曾任恩州翰溪书院学正。”
从地方八品学正到京中六品国子助教。
宇文好德的仕途转折点,在于六年前宇文娴一鸣惊人,成了武状元。
大梁第一位女子状元,神凤帝力排众议钦定的金吾卫中郎将。
在地方书院教书半生的宇文好德,因女儿一步青云的仕途,得以回到长安,成为朝中官员巴结的国子助教。
苏盈阶:“阿叔在翰溪书院教了半年,与郑大郎成了忘年交。”
朱砂:“宇文助教仕途多年不顺,倒是情有可原。”
“道长真是……妙语连珠。”
“九娘谬赞了。”
若非宇文宇文好德眼光独到,岂能于千万人中择中郑观这般人渣为婿?
弘文馆在务本坊,今日在馆中上值的杜世宁一听太一道的道士有事问他,便*知与郑观有关。
“他确实古怪。”
但与其说古怪,杜世宁更愿意称郑观拥有得天独厚的运气:“他二十一岁时经宇文学正引荐入书院读书,不到一年半,便成了乡贡士。”
旁人努力十年也未能有结果之事,郑观只用了短短一年。
朱砂提出一个关键问题:“他的学识很好吗?”
闻言,杜世宁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张嘴多次,却始终无法开口。
见他神色复杂,欲言又止。
朱砂心中有了一个起伏的答案:“有人帮他舞弊,对不对?”
“是。”
杜世宁微微颔首,“多是书院同门间的传言,并无确凿证据。
但郑大郎不学无术,他一举成名又实在令人费解。
大家猜来猜去,有人猜到宇文学正身上。”
毕竟,宇文好德与郑观情同父子,平日不仅形影不离,更常以父子互称。
而当年恩州乡试之题,便出自翰溪书院。
一个胸无点墨之人,却不费吹灰之力成了乡贡士,甚至后来随调任的宇文好德去了长安。
若说两人之间没有一点猫腻,杜世宁万万不信。
朱砂蹙眉问道:“郑大郎来过长安?”
这事杜世宁听同乡的几位学子提过一两句:“六年前,我中举回乡设宴。
几位师弟曾问我是否见过郑大郎?我答没有,他们打趣我,说我一心只知读书,不知郑大郎鲤跃龙门,已成女状元的义弟。”
朱砂看向抱剑站在一旁的苏盈阶,后者心虚地别过头,不言不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