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不晓得,我什么都不晓得!”
......
晚饭过后,高林用新鲜荷叶裹了份桂糯米藕,让范二给小哑巴送去。
隨后他摸出信纸铺在堂屋桌上,就著煤油灯的昏黄灯光写写画画。
仓红英和高怀仁洗漱时凑过来看。
只见纸上歪歪扭扭列著“小龙虾、鱼、螃蟹、鸡、鸭......“几行字,实在摸不透儿子的心思,哈欠连天地回房睡了。
高林在思考摆摊需要上个什么新的菜品。
他的指尖在“小龙虾“三字上敲了敲。
小龙虾在未来街头美食的地位,想必不用多说。
这东西现在在河沟里隨处可见,总在腐食里钻,被村里人嫌“吃脏东西有毒“,偶尔有人捉来也是盐水白煮,腥味重得难以下咽。
而且现在的小龙虾,个头小,腹部黑,產不了多少肉。
实际上,人们真正开始吃小龙虾还是在1993年,距离盐瀆两百多公里的盱眙县,有一家“老许调料店”
,老板许建忠研发出了独特的“十三香小龙虾”
。
十三香口味的小龙虾一下子打开了当地人的味蕾,並逐渐火爆起来。
到了千禧年,当地小龙虾的火爆让盱眙县人民政府看到了商机,趁势举办了一届“中国龙年盱眙龙虾节”
,成功將“盱眙龙虾”
的品牌打了出来。
笔尖在“小龙虾“上画了个圈,就决定是你了,小龙虾!
隨后高林又在纸上写下:调料、人员、运输及烹飪地点。
笔尖在纸上轻点,片刻之后便想到了办法。
调料可以去国营饭店找张庆国打听打听。
抓龙虾和前期处理工作可以交给军营村那四个年轻人。
至於运输......走船太慢,现在天气热,半路可能就臭了。
至於到城里做,就凭藉他那个碳炉子那点点火力,根本做不了几锅。
如果能买个自行车的话,交通上倒是能节省不少时间。
高林伸了个懒腰:“得想办法搞辆自行车回来。”
隨后他盯著纸上的字自言自语:“抱歉了老许叔,龙虾製作大师的名號我就拿走了。”
话音刚落,身处徐州睢寧的许建忠端著饭碗打了个激灵,筷子差点掉在地上。
他揉著突然发毛的后颈望向窗外,总感觉有什么东西从身体里溜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