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大唐的糖食可一点都不落后,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甜食的摄取通常分为三个途径。
首先,便是利用甘蔗提炼的蔗糖,其中,蔗糖又分为浓稠的液体和像石头一般坚硬的“石蜜”
。
甘蔗在周朝时期便从东南亚引进,到了唐朝,已经成为南方的一种十分常见的农作物。
一开始的蔗糖,是百姓榨汁熬制而成,到了太宗时期,天竺使臣上贡“石蜜”
,深受太宗皇帝的喜爱。
李世民于是派王玄策出使天竺,希望能引进制糖工艺。
没想到当时亲近唐朝的摩伽陀国国王因病去世,新上任的国王认为与唐朝相距数千里,他们向大唐俯首称臣根本不需要。
王玄策从藩属国吐蕃里借了一支八千多名士兵组成的军队,单枪匹马把摩伽陀国给灭了。
回国之后,他将两名制糖匠带回大唐,促进了中原大地制糖工艺的飞速发展。
唐朝的制糖匠在学习天竺的工艺之后,聪明的华夏人自主改良技术,最终制作出来的石蜜香味都要比天竺那边的好吃。
“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渖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
到了李治时期,皇帝又安排王玄策到天竺作客,他带回来新的砂糖制作工艺。
这是一次跨越性的进步,直接让糖的颜色从黑不溜秋进化成黄白色。
除了蔗糖之外,还有一种本土发明的饴糖,也就是饧。
早在西周时期,聪明的华夏人便掌握了制糖工艺,一直发展到唐朝,几乎每个百姓到了元正日,除了喝屠苏酒之外,必不缺少的便是饧。
“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因为寒食节禁火,所以只能喝冷粥,但是冷粥无味,百姓们于是提前准备点饧,将其混合在一起,成为饧粥,甜蜜又可口。
最后便是以大自然的馈赠蜂蜜为主的甜食。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糖的价格可不低啊。
根据《唐六典》记载,天宝年间(742年)最普通的砂糖价格是十文一两,高级一点的“石蜜”
十六文一两。
一两糖能吃几天啊?十文钱都能买两斗米了,普通人家会花着冤枉钱吗?所以,这就是矛盾的一面。
宋真摇摇头:“也不对啊,吃糖不等于蛀牙,也许是一个不爱刷牙的大小姐呢?”
如果真是这样,那基本上可以排除情杀的可能性了。
即使在古代,不会有人喜欢一个满嘴口臭的女人。
古代其实也有刷牙工具,别以为只是用手指头去抠牙,未免太小看古人了吧?以前有公知说过,人类制度不完整,许多学生来上几天便出去花天酒地了,所以学正是睁只眼闭只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