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58章
他们在水路行了三天,多少得到些休息。
弃舟登岸后又一路策马趱行。
路途艰辛,好在程家的伤药灵验,早晚敷用,都是些外伤,好起来很快。
进入了定西路的地界,风物渐渐不同。
人烟渐少,道路两边都是高低起伏的连绵群山,山上草木稀疏,大多是光秃秃的灰黄砂石。
极目远眺,只见山峦层叠,无边无际,仿佛这里应当是属于山的国度,而不是人的。
他们就行走在这样荒芜的山路上。
但偶尔转出山的包围时,往下却能望见大片开阔的旷野,长河蜿蜒向天际,在夕阳的映照下,犹如流动的镕金。
河流两岸芳草萋萋,夹杂着色彩明丽的娇小野花,就像繁星遍洒大地。
天穹高阔,淡云逶迤,山川与土地都显得宁静而悠远,于是人的心也跟着静了下来。
一路上不知是不是房堃、田荀鹤的事传扬了出去,还是定西路实在遥远荒凉,他们也多加了小心的缘故,总之竟未再受滋扰。
又赶了十几天的路,终于抵达了边陲小城,舒夜城。
舒夜风物自是与中原不同。
它背倚大泷山,面临月明渠,是周围大片戈壁荒滩中的一块绿洲。
此地胡汉混居,大约各占一半。
因此胡人几乎都通汉语,汉人也都能说些胡语,彼此之间和乐融融,都在为各自的生活奔忙,似乎并没有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感,街头酒肆中不时就传出一段欢快的胡乐,烤得吱吱冒油的红柳肉串更是香飘十里,让人垂涎欲滴。
但他们这一行人可不是来此地游山玩水的。
所以抵达之后首先就是找了一处客栈安歇,随即就是去找孟远亭当年带着孟红菱居住的地方。
按照那张地图上的标示,他们当年所住之地名叫蓝玉街,地处城西南角。
一路过去,似乎勾起了孟红菱一些回忆,边走边睁大了眼睛瞧着。
他们从街西端进入,走着走着孟红菱忽然“啊”
了一声,停下脚步。
跟在她身后的众人也停下步子,只见街左边是一间小院,院门敞着。
隔着不高的土砖院墙,可以看到隔壁院子里有一棵苍翠大树,树冠如盖,大半倾在面前这间小院上空。
想来这就是孟红菱小时候随着父亲居住过的屋舍了。
但距离他们住在这里时已经过去了八年,这间小院不知换了几任住客,此刻透过院门望进去,能看到院子空地上摆着大大小小好几只木盆和木桶,有的已经钉好了铁环箍好了,有的只做到一半。
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坐在一张小杌子上,正眯着眼纳鞋底。
另有两个五六岁模样的小孩子穿梭在盆和桶间,你追我赶的玩耍。
孟红菱呆呆地瞧着这一切,过了半晌方如梦呓般道:“就是这里……墙根的菜畦还在呢,以前我爹也在那种过菜,我每天都浇水。
对了,那时我爹常常出去,我就经常搬个小凳子坐在树荫下面,看墙根的蚂蚁。”
确定是此地无误也就够了,显然也不可能敲门进去,再故地重游。
孟红菱恋恋不舍的又看了一眼那小小院落,狠狠心回过头来,跟着谭玄的脚步走向街东口。
街东头也和孟红菱记忆中一样,右边是一小片空地,当中有一口水井,石砖垒成的井沿上爬着一层薄薄的青苔。
地面上湿漉漉的,还有一个老人正弯腰费力地摇着架在井上的辘轳。
水井后边是一座四角凉亭,凉亭当中有一块一丈来高的石碑,因为年代久远,上面很多字迹已经模糊了,看不大清楚。
而水井和凉亭的对面,也就是街口的左边,是一家不大的铺面,门口架着一个摊子,上面摆着层层叠叠大大小小的饼子,另一边则是一个半人来高的炉子,此刻大概不是生意忙的时候,炉子里没有点火。
只有一个五十多岁、包着头巾的胖胖的女人,半闭着眼睛,靠在饼摊后面打着瞌睡。
孟红菱盯着那个女人看了一会儿,目光渐渐由犹豫变为确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