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中丞,”
他对着上座的福济拱了拱手,声音压得低却带着一股自信。
“庐州城防坚固,长毛守了快半年,硬啃,就是把咱们这点家底填进去也未必够。”
福济用手捻着胡须,眉头拧成个疙瘩:“那你说怎么办?朝廷催得紧,再拖下去,咱们都得掉脑袋!”
李鸿章上前一步,手指“笃笃”
点在地图上庐州周边的两个小点:“含山、巢县,这俩是长毛的粮道和退路。
咱们舍了庐州不打,先啃下这两块骨头——羽翼一剪,庐州就是座孤城,到时候不用咱们攻,他们自己就得慌。”
帐里静了片刻,寒风吹进来,福济打了一个寒噤。
忽然一拍几案:“好小子!
就按你说的办!”
他抬眼看向李鸿章,目光里多了几分柔光,“兵符给你,三千人,能不能成?”
李鸿章接过兵符,指尖触到冰凉的铜质,朗声道:“兵在精不在多,中丞静待好消息吧!”
三日后,含山城外,李鸿章骑着马立于阵前,拔剑在手,指挥冲锋。
四日后,含山告破。
又五日,巢县也插上了清军的旗帜。
消息传回庐州大营,福济捧着捷报哈哈大笑,指着帐外对左右道:“看看!
我没看错人吧?这李鸿章,是块带兵的料!”
“着令李鸿章乘胜率军拿下庐州。”
大帅福济下达了指令。
伴随着隆隆炮声,李鸿章指挥着清军,不消两日,庐州落入他的手上。
朝廷论功行赏,李鸿章被“奉旨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
。
咸丰六年(1856年),老李叙功赏加按察使衔。
有句话叫做人怕出名猪怕壮,因功高遭妒,谤言四起,李鸿章几乎不能自立于乡里。
ps:他一个后生,做了钦差大臣做不成的事,不遭嫉妒才怪呢!
咸丰八年(1858年),太平军再陷庐州,李鸿章辗转至南昌,寓居其兄李翰章处。
同年十二月,经李瀚章牵线搭桥,李鸿章进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也就是做了曾国藩的左右手。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清政府在长江下游地区失去主力,江苏、浙江、上海的士绅请求曾国藩派援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