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乾隆六十年,正值乾隆退位、嘉庆登基称帝的关键节点,湘(湖南)、川(四川)、黔(贵州)三地苗族聚居处,突发惊雷,苗人揭竿而起,联合发动了反清起义。
苗人此举,实因清政府官员欺人太甚,将苗人逼至绝境,造反求生,已成为他们无奈的选择。
追根溯源,苗人与清政府地方官的矛盾,自雍正朝推行“改土归流”
政策后,便已埋下伏笔。
雍正所实施的“改土归流”
,旨在收回少数民族土司的统治权,改由朝廷派遣流官进行治理,以强化中央集权。
湘川黔苗疆表面上融入了帝国大一统的格局,实则暗潮涌动,危机四伏。
大量流官取代土司,对当地苗人产生了巨大冲击。
往昔,土司在地方权势颇大,实行自治管理。
因其与当地苗人多为乡亲,处理事务时,相对少有偏见。
然而,朝廷派来的流官,本非当地人士,对苗人缺乏情感认同。
另外,随着流官的进驻,内地商人也接踵而至,苗人将这些汉人称作“客民”
。
这些“客民”
以金钱开道,贿赂流官,进而对苗人展开剥削与欺凌,疯狂侵占苗民赖以生存的土地。
流官们只知道实施强压政策,全然不顾苗民的权益,强行推行严苛至极的“连保连坐制”
。
也就是一人犯事全家遭殃,这不是逼着人们做刁民吗?无数苗民失去了土地,被迫背井离乡,沦为四处漂泊的流民,生活陷入无尽的黑暗与绝望。
乾隆二十五年发生的“勾补事件”
,宛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河流,激起千层波折。
当时,几名“客民”
倒卖耕牛,夜宿勾补寨,次日清点耕牛,发现丢失了五头,遂告至县衙。
县令朱一贯未派人详细调查,便蛮横责令勾补寨苗民赔偿,将责任归咎于全寨。
苗民据理力争,试图讨回公道,换来的却是官府惨无人道的血腥镇压。
勾补寨瞬间沦为人间炼狱,众多无辜苗民惨遭杀害,家园也被付之一炬。
官府的暴行,致使苗民更加仇视大清朝廷。
时光匆匆,转眼来到了乾隆五十九年。
三十年间,苗人从未停止反抗官府,虽爆发过无数次冲突,但局势尚在可控范围。
苗人们期盼苗王降临,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