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视察过程中,康熙帝利用洋人的水平仪测量水位,得到适时数据,然后现场研究方案,地方官员躬身而立,大气不敢出,生怕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丰富被皇上考住。
康熙有第二次治理中河的经验,这次他提出黄河走向稍微北移的方案,将黄河与淮河的水流分开,这一方案,对后来解决黄河河道被冲刷历害提供了参考。
康熙帝在南巡过程中,时刻关注民生问题。
三月初二,他发现江南受灾地区米价奇贵,百姓生活困难,于是下令截留漕粮二十万石,分别在受灾的七州县及邳州等地发放平价米。
他还减免了江苏、安徽等地的部分赋税,宽免了因公失误的官员。
除了公务,康熙忙里偷闲微服私访,在扬州街头,康熙帝品尝到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如狮子头、扬州炒饭等。
皇上驾到的消息惊动了地方官,当地官员为了讨好皇帝,召集了众多名厨,精心准备每一道菜肴。
扬州美食也因皇帝的喜爱而名声更加远扬。
在南巡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饶有趣味的事情。
在苏州,康熙帝微服私访,行走在街头巷尾。
不知不觉来到了郊外,也许是花香味吸引了他。
噫!
他看到一位女子在河边浣纱,女子身姿优雅,动作轻柔,落日余晖映照下,曼妙身姿与周围的美景融为一体,宛如一幅流动的画面康熙帝从没看到过如此天然美女,不由心生爱怜,诗兴涌动,口诵一首诗:翠影溪边映日长,轻纱慢舞韵悠扬。
,!
罗衣飘动春风里,疑是仙娥下玉堂。
女子嫣然一笑,康熙走上前去与女子交谈。
女子起初并不知道眼前之人竟是皇帝,只觉得他气质不凡,谈吐文雅。
直到后来,她才得知自己与皇帝有过这样一段奇妙的相遇,此事在当地也渐渐流传开来。
这段经历,被小报记者发现大肆渲染,成了康熙南巡的艳遇故事。
三月十三日,康熙帝在江宁府祭奠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
祭拜之后,康熙皇帝亲笔写下“治隆唐宋”
四字,意即颂扬明太祖朱元璋的治国方略不亚于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讲真这可真是拍朱元璋的马屁。
老朱岂能与唐宗宋祖相提并论呢?为了安抚大明的遗老遗少,康熙不吝啬肉麻。
随后他命江宁织造曹寅将这四个字制匾悬于殿上,并勒石立碑,以垂永远。
此外,康熙帝还召见当地学者,奖励文学,增加江浙一带的入学名额。
尽管康熙帝的南巡以治河和政治目的为主,但在南巡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趣事。
例如,在苏州,康熙帝了解到当地人一天吃五顿的习俗,他幽默地表示担心这样的饮食习惯会耽误正事。
这一趣事反映了苏州的富庶,也展现了康熙帝的幽默南巡虽然风餐露宿,但是也饱览了祖国大好风光。
康熙三十八年五月十七日,康熙第三次南巡之旅圆满结束回到了北京。
第三次南巡历时104天,一路走来,一路现场办公,解决了许多民生、河道问题,一些积压的问题被当场拍板解决。
有句话叫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康熙帝身体力行诠释了其中的含义。
:()清宫秘史十二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