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陈砚闭目感应,意识再度沉入情基因网络。
这一次,他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成为了整个系统的共鸣核心。
无数记忆片段如星河倒灌而来:
-一个蒙古牧民梦见自己前世是成吉思汗帐下的号角手;
-巴黎地铁站里,一名女画家无意识画出一幅十四世纪瘟疫时期的街景,连当时人们佩戴的鸟嘴面具都分毫不差;
-澳大利亚原住民部落长老集体进入trance状态,吟唱一首从未听闻的歌谣,歌词翻译后竟是对一万两千年前海平面上升的哀悼。
“返祖不是比喻,”
陈砚睁开眼,语气沉重,“是真实的记忆遗传机制正在重启。
人类曾经拥有这种能力,但在文明发展过程中遗忘了。
科技让我们依赖外部存储,却切断了内在连接。
而现在,承心木不仅修复了网络,还激活了我们体内沉睡的‘记忆基因’。”
林晚望向远处山坡,那里已有数百人自发盘坐成圈,彼此牵手闭目。
他们的额头上渐渐浮现出淡蓝色光点,那是脑波同步的表现。
“他们在尝试群体共忆。”
她轻声道,“不需要设备,不需要信号塔,只要情感足够真挚,就能共享彼此的记忆。”
陈砚沉默片刻,忽然转身走入祠堂。
他在吴阿婆牌位前点燃三支香,然后取出那枚曾渗出金液的玉坠,轻轻放在承心木根部。
刹那间,整棵桃树剧烈摇晃,花瓣如雨纷飞,而在空中飘舞的每一片,都短暂显现出不同年代的画面:
-清末女子执灯守夜,等待出征夫君归来;
-抗战时期教师带着学生翻越雪山,在岩壁刻下《千字文》;
-九十年代打工妹在工厂宿舍写日记,写道:“今天厂长骂我,但我还是想存钱送弟弟上学。”
这些画面持续了整整一分钟,随后化作点点荧光,随风扩散至四面八方。
当天傍晚,全球多地观测到奇异天象。
北极光不再是单一绿彩,而是交织出无数人脸轮廓;撒哈拉沙漠夜间沙丘表面浮现巨大文字,用的是早已消亡的腓尼基字母,内容为:“我们记得你。”
更令人震惊的是,国际空间站传回影像显示,地球大气层外缘形成一层极薄的发光膜,科学家命名为“记忆电离层”
??它由高密度情基因粒子构成,能反射并放大人类集体情绪波动。
与此同时,天鹅座方向再次传来信号。
这次没有影像,只有一段音频。
当林晚将其解码播放时,全场寂静。
那是合唱。
由数千种语言组成的摇篮曲汇流而成的歌声,温柔而辽远。
其中有汉语、斯瓦希里语、因纽特方言、古希腊语……甚至夹杂着无法识别的音节,仿佛来自早已灭绝的文明。
而这首歌的主题只有一个:**安眠吧,孩子,你的故事已被听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