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苏录一脸真诚地建议道:“干娘老想让我住下作伴,想来夜里也是害怕,爹住下正好给她们壮壮胆。”
“嘶……”
苏有才更加心动了,老脸一红道:“再议再议,先上课吧。”
苏有才没诳苏录,今天讲的确实是进阶内容。
“你也看到了,诗的格律体裁其实并不复杂,但为什么诗歌给人的体验,却丰富多样呢?”
讲起自己心爱的诗歌来,他神采飞扬,整个人都在发光。
“除了遣词造句本身外,还有很多因素共同造就了多种多样的体验,比方说平仄——平声的舒缓与仄声的激越,便可用来营造不一样的氛围。”
“先说平声,平声可以营造开阔感。”
苏有才说着举例道:
“比方说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孤烟直’的平声上扬‘平平仄’,与‘落日圆’的平声回落‘仄仄平’,完美适配了空旷大漠中孤烟上扬,落日下沉的画面,瞬间勾勒出了大漠的宁静雄浑。”
“哦哦,还真是。”
苏录不禁点头,他一直觉得王维这两句诗,画面感强到超脱了文字。
今天终于知道为什么了,原来真有文字以外的东西在帮忙。
“此外,平声还可以营造舒缓感。
我们还用王维的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举例,其声律与秋日空山的清新静谧,形成了完美共鸣。”
“首句前三字连续平声居功至伟——‘空’如山谷开阔,‘山’似山峦连绵,‘新’若雨后清新的空气。
三连平声的悠长发音,为读者展示了一副舒缓开阔的空山远景……”
苏录听得目瞪口呆,第一反应是有才在瞎掰,细品却还挺有道理。
比如‘空’的发音属于鼻腔共鸣,确实可以给人一种身在山谷的感觉;而‘山’的舌尖后音,也的确会给人一种连绵感……
苏有才又道:“且第二句尾两字‘来、秋’均为平声,前者尾音绵长如秋意渐至,后者唇齿轻收似秋风拂过,最后的拖腔却让诗句余韵悠长……”
说着得意地看一眼苏录道:“怎么样,大开眼界吧?”
“确实。”
苏录点点头,没想到自己从小背的唐诗,原来还有这么多门道,怪不得看似简简单单,却是无法超越的高峰。
“你试着把这四句诗改为仄声,看看有什么不同?”
苏有才吩咐道:“先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是。”
苏录便尝试着改写这两句诗,果然无论是——
‘大漠寒烟寂,长河落日冷。
’
还是——
‘漠阔孤烟远,长河落日近。
’
仄声字一多,就会转为萧瑟苍茫的意境。
“对吧,再改改‘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苏有才又吩咐道。
苏录点点头,寻思片刻,改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