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借契上盖的是佛门金印,背后撑腰的却是盘根错节的世家权贵。
不少豪强借寺产逃避徭役,罪人藏身僧袍之下,国库日虚,兵源难继,朝政渐衰。
可这些层层积弊、庙堂算计,百姓如何得知?
他们或许也曾受过高利盘剥,却只见金身宝相庄严、梵音清净如昨;只道诵经可消灾解厄,只记得灾年寺院曾开仓施粥。
只要彷徨无依时,低头诵一声“阿弥陀佛”
,便从那虚幻的慈悲中求得片刻安慰。
谢昀光要面对的从来不只是几间寺院、数亩田产那么简单。
虽说如今世家以谢家为首,但王、桓、何、庾哪一家不曾执掌过朝纲?哪一家没有几座受其香火供养的名刹?哪怕谢族内部,也非铁板一块。
不少人持反对意见,不愿伤筋动骨,担心会动摇家族根基,暗中联络各族老,对这份差事百般阻挠。
一旦整肃佛门,触怒了背后的世家,背后的利益牵连便会悄然运转。
他们只需稍加引导,市井流言顷刻就能化作民间滔天的怨愤,“与民争利、断绝生路”
的污水就会被泼在领头的谢昀光身上。
他们不需要亲自出手,只需在清丈田产时暗中阻挠,在朝议问责时集体保持缄默,在流言四起时作壁上观、冷眼旁观,便能让谢昀光举步维艰。
若非谢昀光心甘情愿,不在乎自己青史污名、千夫所指,只在乎边关得守、战事平息;要不是谢昀光骨子里还恪守着氏族体面的“忠君护国”
信条,恪守着自己心中的道,她可真想劝谢昀光反了!
因为谢昀光,谢羲和也不得不遵从这君臣纲常——谢家可以与王共天下,却不能真做了乱臣贼子,夺了天下。
钟离昧的话虽说难听了些,但若在事前说,都可以当成忠言逆耳利于行;事后说,则是闲言碎语秋风凉,马后炮而已。
谢家如今看似如日中天,可谁又知道,明日会不会就成了倾覆楼阁,落得个门庭零落、任人践踏的下场。
她抬头怔怔地望着墙上那幅墨竹图,上有题字:“乱雨泼天,孤青不折,任尔东西南北风。”
落款:乙未仲夏,谢昀光醉笔。
那幅画,距今已有三年,她的目光落在了停云水榭中央,那棵桂花树下的两人身上。
钟离昧随谢羲和目光望去,好奇地问:“我说,树下那位黑脸煞神……究竟是何来历?”
谢羲和眼底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涟漪。
三年前,正值永安王司马惠争夺帝位的关键时期。
谢昀光因属永安王一派,遭族中力保太子的长辈打压,被遣回陈郡暂避锋芒。
这本就是世家大族惯用的两头下注之策。
谢家从不做孤注一掷的买卖,两位最有胜算的皇子身后,都明里暗里站着新旧两代谢氏族人。
不论最终谁登临大宝,谢家皆可屹立不倒。
那段时日,谢羲和日日守在兄长身侧。
兄妹二人于陈郡老宅中推演时局。
人在陈郡,棋盘纵横,决胜于千里之外,落子却是这天下的归处。
谢氏祖宅深院,修竹翳翳,溪流泠泠。
庭阶之间,芝兰玉树,罗列而生。
竹荫深处,一曲琴音悠然荡开,随心而起,应这时局、应这心景而生。
琴音初起时如细雨叩竹,清越孤寒,声声涤尽尘嚣;转而似暗流奔涌,隐闻金戈铮鸣,飒沓如风雨将至;终末化作千帆过尽的淡然,余韵坚韧不绝,恰似竹根深扎岩隙,默然向上,静待春归。
谢羲和闻声起舞,一招一式应和着琴韵在一旁练剑比划,剑光流转如月下秋水,身形起落间带起满地竹叶轻旋。
他们早逝的双亲,曾立愿携手江湖,做一对逍遥自在的神仙眷侣。
怎奈夙愿未酬,终究为了家族、也为了天下那些尚在漂泊、无家可归之人,接手北府军,并肩战死沙场,这才换得了如今十年的太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