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李响是第一个反对的,肯定有他的理由。
“从技术路线还有灵魂论上来解释吧,我们的技术路线是走全產业链的垂直整合,菊的技术对我们来说可能会动摇我们的技术路线。”
“虽然我们不这么认为,但是极有可能给外界传递这样的信心,这会伤及到我们的灵魂。”
“如果只是作为小股东参股,在技术路线和公司决策上没有话语权,也没有这个必要,连黄总跟成总都看不上,我们也就没有投资的必要。”
当然,还有一点李响没说,那就是他害怕有一天菊拿著尉来的入股做文章。
实际上菊已经跟尉来形成最为直接的竞爭关係了,增程式,供应链都是如此,双方虽然在零部件,还有营销方面都有过成功合作的经验,但绝对不能介入更深层次的。
菊的技术形象是深入人心的,这一点是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挑战的,尉来也一直在提升自己的技术形象,万一某天在双方竞爭过程当中,菊拿股权做文章,那尉来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就会荡然无存。
“你的顾虑確实有一定的道理,那行吧,我知道了。”
以大嘴的风格,还有菊的粉丝体量,李响的担忧確实有一定的道理,企业竞爭过程当中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他也不能冒这个险。
“那行吧,那就这样了。”
既然不投资,那去菊总部,那就轻鬆很多了,就是纯粹的参观了,双方经过沟通,把这一次的会面定在车展结束后的第一天。
也就是11月27日。
而在檀锦程到的访的前日,在羊城车展结束的当日,菊正式对外宣布剥离其汽车业务,將旗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注入一家新公司。
同时,菊与长安汽车签定投资合作备忘录,长安汽车成为第一家公开加入的战略级车企股东。
“潜在股东应该不少的吧?”
檀锦程很低调,隨行只带了三名工作人员,但尉来集团总裁到访菊总部,徐直君带著余大嘴为首的汽车业务一眾高管隨行迎接,还是在网际网路上引发巨大的轰动效应。
一行大佬们在菊总部门口握手的照片被实时传送到网际网路上,这是檀锦程第一次到访菊新总部,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很有代表意义。
在菊刚刚宣布剥离汽车业务的关键时间点,尉来总裁到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其他的內容,菊高规格的接待似乎也说明了这些。
网际网路以及资本圈子里都是猜测不断,不时有人向尉来以及巨量引擎高层打听消息,询问双方是否有进一步的合作,不过尉来对此都保持沉默。
“是的,赛力斯跟奇瑞还有江淮都有意加入,另外北汽也有意,具体还要看后续聊得怎么样了。”
回答檀锦程的是徐直君,这一次邀请檀锦程参观菊总部,实际上是他的主意,作为汽车业务的第一负责人,剥离出来的新公司依旧由他主管。
邀请檀锦程参观,就是想聊一聊双方有没有进一步合作的机会。
尉来在三电技术,底盘调校,智能化,设计语言等等领域都是国內领先,手握巨量引擎这等国內一流的投资机构,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看起来尉来都不需要菊。
hi模式进展不顺,智选模式也差点凉了,反倒是今年的菊问题重重,业务的单独剥离就是问题重重之下的战略转变。
但分拆业务,开放股权虽然能够缓解老问题,但同时也意味著新的问题。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研发是一个天文数字,每年需要百亿资金的投入,车bu作为菊最大的亏损部门一直都承受著资金上的压力。
分拆虽然引入多方股东,能够分摊一些研发成本,但他们这些合作伙伴,都不是有財大气粗的那一类啊。
巨量引擎的资金,是徐直君希望引入的,从新款x7上市时与尉来的联动,徐直君敏锐的感觉到檀锦程的格局之大,看似今年激进的操作,把国內车企打得抬不起头。
但徐直君认为,这只不过是市场行为而已,檀锦程的真实想法似乎从来都没有与国內企业直接竞爭的意图,而是放眼世界,在大战略前提下,稳定国內市场是必须的。
自问看透檀锦程战略意图的徐直君,觉得跟尉来或者巨量引擎合作的机会不是没有。
只不过,当看到檀锦程只带了三两名隨行人员,他就知道这次合作机会没有了,对方似乎无意进一步合作,这未免让他有些失望。
跟小米一样,汽车业务承担著菊新的增长点,而汽车业务好与坏,他是第一责任人。
不过哪怕是有些失望,徐直君也没有表现出来,依旧很是热情的带著檀锦程参观各大部门,主动讲解,这个风度他还是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