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不是消散。”
他微笑,“是回归。
我会变成风中的一个音符,雪落时的一声轻响,孩子梦里的一个呢喃。
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我就从未离开。”
小女孩忽然大声喊:“可我不想让你走!”
林昭蹲下身,最后一次抚摸她的发丝:“孩子,真正的告别,不是消失不见,而是活在别人的声音里。
以后你听到风铃响,那就是我在说话;看到有人默默握住另一个人的手,那就是我在拥抱。
我不属于任何一个身体,但我属于每一次真诚的聆听。”
他的身形越来越淡,直至化作一缕薄雾,随风升腾。
那根乌木拐杖静静落在地上,表面浮现出一行细小刻痕??正是当年林昭亲手镌写的莫兰古文:
>“愿吾声如露,不扰清梦,
>愿吾念如风,常伴君侧。”
阿箬俯身拾起拐杖,紧紧抱在怀中,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份温度。
天空中的铃形飞船缓缓上升,最终融入云层,消失不见。
而那道光柱并未立即熄灭,反而向下延伸,渗入昆仑塔遗址的地基深处,激起点点幽蓝荧光。
几天后,考古队在遗址下方发现了惊人遗迹:一座巨大的地下共鸣阵列,由七万三千六百枚微型晶铃组成,排列成类似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
每一枚晶铃都对应着一位历史上著名的静听者??包括阿箬、林昭、第七祭司,乃至那些无名的代痛者与边界之子。
整个阵列正处于激活边缘,只待最后一个条件满足。
联合国紧急召开会议,邀请全球顶尖学者、灵能研究者与民间代表共同商议。
经过七昼夜辩论,最终达成共识:不强行启动,也不封锁遗迹,而是将其命名为“心渊祭坛”
,向所有静听者开放。
任何人只要通过三重考验??直面内心最深的痛苦、自愿承担他人之痛、并在极限状态下仍能说出“我愿意听”
??便可进入祭坛核心,参与意识联网实验。
首批参与者共一百零八人,来自不同国家、种族与信仰。
他们在祭坛中央围坐成环,手牵手闭目冥想。
随着引导钟声响起,他们的呼吸逐渐同步,心跳频率趋于一致,脑电波形成稳定共振。
突然,整座昆仑山脉发出低沉鸣响,仿佛大地本身也在回应。
那一刻,地球上每一个拥有铃印记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感受到了一种奇异的连接??不是思想的共享,也不是情绪的强制传递,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存在感”
:你知道另一个人正在经历什么,不是通过解读,而是通过感知;你不必言语,却已然理解;你依旧孤独,但从不孤单。
这种状态持续了整整七天七夜。
当众人睁开眼时,许多人发现自己失去了部分记忆??关于仇恨、执念、无法释怀的过往。
但他们并未感到遗憾,反而觉得内心前所未有地清明。
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先天失聪者竟首次“听见”
了声音??不是通过耳朵,而是直接在意识中浮现旋律与语义。
医学界称之为“跨感官觉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