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回陛下,都是按您上次的吩咐。
先按‘以本籍贯之人,查本籍贯之事’的规矩,将人选的大致范围框定。”
“然后,再以名声为先,家世为次,年龄为末,一一筛选。”
“其中,行人的名单,是行人司司正杨伦所定;中书舍人的名单,由几位阁臣共同拟定;锦衣卫的名单,则是指挥使田尔耕所定。”
“老臣拿到名单之后,又与王体乾一起,仔细查校了这些人的过往经历,调整了几个不太合适的人员,最终,才定下了这份名单。”
朱由检满意的点点头,难怪效果这么好。
殿中的老油条少之又少,几乎全是愣头青。
而且出乎意料的,年纪偏大的,好像更加愣头青。
他后世在公司里,类似的动员大会、岗前培训,没有一百次也有八十次。
面对的,有刚出校门的年轻人,也有混迹职场多年的中年人,但没有一次,能有今日这般夸张的场面。
那种被压抑在底层,怀才不遇的愤懑(不管是不是真有才)。
那种一朝得见天颜,被委以重任的激动。
那种“士为知己者死”
的决绝……
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爆发出的力量,实在令人震撼。
人心齐,泰山移。
在这古典时代,固然没有后世那伟大的梦想,却也有独属这个时代的太平之梦。
这种代代传承,刻在华夏民族里的思想,某种意义上,却又比西方那些主义,要高尚了太多了。
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从来就不缺少满腔热血、愿意为理想而献身的人。
改革需用愣头青,平衡需用老滑头,果如是,果如是啊!
“各位爱卿,实在是辛苦了。”
朱由检忍不住赞叹一声,“朕,非常满意。”
他沉思片刻,对高时明说道:“通知王妃,将行人司司正杨伦、户部尚书郭允厚、指挥使田尔耕、东厂王体乾的名字,也纳入节礼的名单之中。
往后各节日,一并发赏。”
说罢,他自己都笑了笑,补充道:“记得,把那份螃蟹,也给他们补上。”
“臣遵旨。”
高时明满脸笑意地应下,转头去吩咐小太监了。
……
过不多久,一名小太监匆匆而来,递过两本题本。
高时明接过一看,上前道:“陛下,兵部尚书新的庭推名单和薛国观京中修路的奏疏一并递上来了。”
朱由检伸手接过,先打开了兵部尚书名单那份奏疏。
名单上,是三个名字:
王永光,孙承宗,张鹤鸣。
朱由检的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
韩非子说: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
这话,当真是一点不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