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一六0回新纪元年再扬帆三国归位向故土第一节劫后余波三城承智忆前尘第七星轨的金色星尘终于沉淀,如揉碎的金箔铺满虚空,将自爆留下的狼藉温柔覆盖。
真归位者舰船的残骸已化作微米级的金属尘埃,与浮城解体的碎片混在一起,在新生恒星的光芒下折射出虹彩,每一道光都藏着万载的血泪。
魏蜀吴三艘星堡静静悬浮,舰身的伤痕如勋章般醒目——成都号玄铁舰体上那道从舰首延伸至舰尾的裂痕,已被淡青色的能量胶填补,阳光透过裂痕处的能量膜,在舱内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一幅破碎却依旧壮丽的《山河社稷图》;许昌号的炎纹甲上,赤火纹路比战前更加明亮,甲片间的暗红色印记正在星尘的涤荡下缓缓褪去,露出下面崭新的能量流道;建业号的珠母甲板上,那些被冲击波撕裂的纹路已被淡蓝色的修复液填满,在星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如同一幅破碎后重新拼接的琉璃画。
成都号观星台上,诸葛亮凭栏而立,掌心的金色印记与眉心的第三眼标记遥相呼应,散发着温润的光芒。
归位者鸽派的完整科技与灵魂记忆如春江潮水般在他脑海中流淌,那些关于星轨航行的“曲速公式”
、能量转换的“熵减定律”
、文明建设的“火种模型”
,不再是零散的碎片,而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与华夏文明的《周髀算经》《考工记》《礼记》相互印证、交融。
他能清晰地“看到”
归位者母星的水晶建筑群在虚视爪下崩塌,“感受”
到鸽派战士在刑讯室中坚守信念的刺骨疼痛,“听闻”
到三祖克隆体在地球星轨传播耒耜技术时,先民们发出的淳朴欢呼。
“军师,各舱已完成归位者科技的初步融合。”
姜维捧着一卷新绘制的星图登上观星台,图轴是用星鲸脊椎骨打磨而成,泛着象牙般的温润。
图上用归位者星文与汉字共同标注着星轨参数,两种文字在纸面上和谐共存,“工匠营说,有了这些知识,我们不仅能修复舰船,还能改良主炮——将‘荧惑星核’的热能转化效率提升三成,‘卧龙射线’的穿透距离延长至五光年。”
诸葛亮接过星图,指尖划过“星轨跳跃”
的注解,那里详细记载着如何利用恒星能量进行空间折叠,比之前解读的碎片信息完整了百倍。
他的指尖在“曲率引擎”
四字上停留片刻,那里的星文旁,姜维用小字批注着“类我华夏‘缩地成寸’之术”
。
“这些不是武器,是生存的工具。”
诸葛亮的声音带着星尘的共鸣,目光穿透舷窗,落在新生恒星上,“归位者鸽派用生命换来的智慧,不是让我们继续争霸,而是让我们更好地守护文明的火种。”
舱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赵云一身银甲,甲胄上的白毦在星风中轻摆,他手中捧着一个透明的能量容器,里面漂浮着一缕金色的光丝——那是浮城守护者消散前,最后凝聚的灵魂碎片。
“军师,这碎片中藏着归位者领袖的一段记忆,关于地球星轨的具体坐标。”
赵云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他能感受到光丝中传来的温暖意念,与先帝刘备的气息隐隐相合。
诸葛亮接过容器,光丝在他掌心轻轻跳动,一段清晰的影像涌入脑海:蔚蓝的星球被白色的云层包裹,大陆的轮廓如一只昂首的雄鸡,黄河与长江如两条巨龙,在大地上蜿蜒流淌。
领袖的声音在记忆中响起,带着无限的眷恋:“那里,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火种最纯净的地方。
记住,文明的真谛不在于疆域大小,而在于人心的温度。”
与此同时,许昌号的指挥舱内,曹昂正凝视着一块悬浮的全息屏幕。
屏幕上,归位者的军事科技与曹魏的《孙子兵法》相互融合,演化出一套全新的星轨作战体系——“火攻篇”
旁标注着“等离子束诱导星震”
,“用间篇”
后补充了“量子通讯截获技术”
。
他能感受到父亲曹操的灵魂碎片在体内躁动——那是一种对“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权力渴望,对“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的霸业执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