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执笔的手突然一颤,狼毫尖上的徽墨滴落成泪滴形状——那墨并非来自砚台,而是自他心口传来的细密呜咽,如幼兽濒死的哀鸣,又似古佛在幽冥诵经,直钻得书生按住胸口剧烈喘息,喉头泛起铁锈味,像吞下了一枚在井水中浸泡多年的铜钱。
邻座茶客摇着竹骨折扇笑道:"
陈先生又犯心悸病了?这梅雨季节,该喝些姜茶驱寒。
"
茶客袖口绣着的缠枝莲纹,针脚细密如佛经活字,与书生补丁上用粗线绣的半朵莲花遥相呼应。
他却推开茶盏,那盏中姜茶的热气氤氲而上,在他眼前凝成白雾,雾中竟隐约现出玄奘法师的面影——袈裟上的金线在雾中明明灭灭,像水中游动的金鲤。
他望向西方天际,那里有片乌云被风撕成裂痕状,裂痕里渗出的光与灵核同色,每一道光丝都像有人用绣花针在云层上刺绣:"
不是病是有什么东西,碎在轮回井里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话音未落,手中狼毫突然断为两截,断口处渗出的并非墨汁,而是与灵核同色的流光,在泛黄的经纸上晕开,竟化作《心经》里"
不生不灭"
四字。
那四字闪了三闪,便融入纸中,留下淡淡的灼痕,指尖触过时能感到细微的温热,如同隔着宣纸贴着一枚正在跳动的心脏。
茶肆檐角的铜铃在雨中轻颤,铃声混着雨打芭蕉声,竟与那哭声隐隐和鸣,像是有人在远处敲着木鱼,节奏时快时慢,敲得书生太阳穴突突直跳,额角青筋随着鼓点起伏。
他袖口磨出的补丁上,绣着半朵早已褪色的莲花,针脚歪歪扭扭,正是他前世袈裟上的纹样。
当年在凌云渡脱胎换骨,旧袈裟沉入河底时,曾有半片莲瓣顺水漂走,没想到转世凡人,这莲花仍跟着他,像个甩不掉的影子,每到阴雨天就会在布料下透出淡红,如同未愈合的伤口。
他下意识摸向胸口,那里本应挂着佛珠,如今却只有一块贴身的暖玉,玉上刻着模糊的"
玄奘"
二字,是他记事起就戴着的,玉的背面还留着细微的牙印,像是婴儿时期被他啃咬过的痕迹。
【猪八戒线·乞儿破钵盛月辉】第三幅光影骤暗如墨,只见残垣下缩着个破衣烂衫的乞丐。
他怀里抱着只豁口陶钵,钵底积着三滴雨水,正用脏污如煤炭的手指蘸着水,在钵底画月牙。
那月牙画得歪歪扭扭,左角缺了一块,却让他想起高老庄翠兰描眉时,不小心碰断的那支螺子黛。
忽而有恶犬扑来,犬齿上挂着腐肉的腥臭,扯走他肩头仅存的半片僧衣,露出后心狰狞的疤痕——那疤痕呈圆形,边缘翻卷如被烙铁烫过,正是灵核被生生剥离的印记。
疤痕周围的皮肤颜色深浅不一,深褐色的是烧伤,浅粉色的是新生皮肉,像块用百家布拼成的抹布,每一道纹路都记录着剥离时的剧痛。
旁人皆以为此丐定要哀嚎,却见他抹了把脸上混着泥污的血渍,咧嘴笑出缺牙,牙床间竟卡着半粒炒豆,那是今早从包子铺前的泔水桶里捡的。
"
嘿嘿,没了钉耙没了云栈洞,倒省得天天想嫦娥姐姐想也白想,人家在广寒宫吃桂花糕呢。
"
他的声音嘶哑,像被砂纸反复打磨过的竹筒,说着将陶钵倒扣头顶,月光透过钵上蛛网般的裂纹,在他眼底映出细碎的星子,恰似当年天蓬元帅府里的琉璃灯,一千零八盏挂在雕花廊下,风吹过便叮咚作响,每一盏灯里都养着会发光的银鱼。
恰在此时,远处钟楼传来三更鼓响,那鼓声震得破钵嗡鸣,乞丐猛地抱紧陶钵蜷缩成团,指缝间竟漏出微弱的九齿钉耙虚影。
耙齿上还挂着半片月宫的桂叶,叶上凝着吴刚伐桂时溅出的玉露,那玉露在月光下闪着珍珠般的光泽,凑近能闻到淡淡的酒香。
他脚趾在泥地里划出个猪圈形状,又赶紧用脚跟抹平,泥土被蹭到脚踝,露出一道旧伤——那是当年背媳妇时,被翠兰的绣花针扎的,如今疤痕还留着,像个小小的月牙。
他腰间系着的草绳上,挂着个磨得光滑的鹅卵石,那是高老庄翠兰送他的定情信物,她曾说这石头像极了他圆滚滚的肚子。
此刻石头正贴着他后心的疤痕,透着一丝微暖,像翠兰当年递给他的那个热包子,面皮上还沾着她指尖的面粉。
他想起当年在云栈洞,翠兰给他缝补衣服,针脚歪歪扭扭,常常扎到手指,血珠滴在布料上,像开了几朵小桃花。
如今没了灵核,没了钉耙,只剩下这颗鹅卵石,和一个破陶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