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样品寄出后的日子,像被拉长的麦芽糖,黏稠而缓慢地流淌着。
云昭的手机成了最炙手可热又最令人忐忑的物件,她几乎每隔几分钟就要点亮屏幕,检查是否有来自“栖山居陈”
的新消息。
每一次微信提示音的响起,都让她心脏猛地一跳,看清不是陈哲后,又缓缓沉回胸腔,留下一片空落落的回响。
张大爷家的院子,气氛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老人家依旧蹲在墙角,旱烟袋不离嘴,但那烟雾缭绕下的眼神,少了几分惯常的锐利审视,多了些不易察觉的飘忽和等待。
他不再对着肖和唠叨编筐篓的事,更多时候是沉默地望着远处被阳光晒得发白的土路,仿佛那条路的尽头,连接着苏城那个遥远又陌生的世界。
肖和则依旧沉默地削着他的竹子。
只是,那“沙沙”
的篾刀声似乎更沉稳,也更规律了些。
他手边堆着的,不再是单一的竹盒半成品,还多了些小巧精致的竹签、竹勺,甚至还有几个造型古朴的竹哨。
第一批按新标准剥出的核桃仁,被云昭小心地分装在几个肖和做的几个带着徽章的竹盒里,送给了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也包括那天在河边说风凉话的王婶,他没有多说什么,只道是“新法子剥的,尝尝鲜”
。
老人们捧着那金黄油亮、颗颗饱满的核桃仁,浑浊的眼睛里先是惊异,继而是一种被郑重对待的触动。
王婶捏起一颗放进嘴里,细细嚼着,半晌没说话,最后只嘟囔了一句:“是香,没那股子苦味儿了。”
这声嘟囔,像一颗投入平静池塘的小石子,在闭塞的山村里漾开了一圈微澜。
李二狗依旧阴阳怪气,但当他看到自家儿子从肖虎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把肖和做的竹哨,吹得满村乱窜时,也只是骂骂咧咧地吼了一句“吵死了”
,却并未像往常一样粗暴地夺走。
他叼着草茎,眼神复杂地看着那精巧的小玩意儿,又瞥了瞥张大爷家院子的方向,最终只是重重哼了一声,背着手走开了。
云昭也并未闲着。
她白天泡在张大爷家的小院,帮肖和打磨竹盒边缘,整理竹篾,或者看着王婶她们用越来越熟练的手法剥核桃仁。
晚上则回到借住的小屋,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一遍遍梳理店铺后台可怜的数据,优化产品描述,研究苏城栖山居的调性和评价,试图为那渺茫的希望再增添一点砝码。
笔记本上那个顽固的异常值点,偶尔也会跳入她的眼帘。
但此刻,它不再像一根尖锐的刺,更像一个有待解开的谜题。
她有时会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想起肖和打水漂时说的“山,得慢慢看”
,心中竟也生出几分不急不躁的笃定。
日子就在这种混合着期待、忐忑和缓慢改变的平静中滑过。
直到第五天午后。
天空毫无征兆地阴沉下来,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在山峦之巅,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
闷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连聒噪的蝉鸣都偃旗息鼓。
云昭正和肖和在屋檐下整理新劈好的竹篾片。
肖和的动作依旧稳定,但眉宇间似乎也察觉到了天气的异常,篾刀落下的节奏快了几分。
“这鬼天,怕是要憋场大的。”
张大爷不知何时踱到门口,抬头望着黑沉沉的天,眉头紧锁,旱烟袋在门框上磕了磕,“节气到了,该来的躲不掉。”
他的语气很沉重。
果然,没过多久,一声闷雷如同巨大的石碾从远山滚过。
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起初稀疏,很快就连成了线,变成了狂暴的雨幕。
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的水汽,土路瞬间泥泞不堪,屋檐下挂起了密集的水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