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走出谈判室时,陈光聪终於忍不住:“大哥,300万吨运力,相当於香港商船队的三成。
就算石油需求再涨,也消化不了这么多啊。”
海风吹乱他的头髮,远处的龙门吊正在吊装钢板,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陈光良望著海平面,那里隱约能看到进出港的油轮剪影:“如果苏伊士运河突然关闭呢?”
陈光聪愣住了。
这条连接欧亚的黄金水道,此刻正通航无阻,每年有近万艘船从这里经过。
“不可能吧?去年才刚完成拓宽工程……”
“没有什么不可能。”
陈光良从公文包抽出一份情报,那是环球航运驻开罗办事处发来的密电,“纳赛尔政府和以色列的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一旦开战,运河必定封锁。
到时候,从波斯湾到欧洲的油轮,要多绕好望角6000海里,运费至少涨三倍以上,而且这一次未必会只关一年。”
陈光聪的手指猛地攥紧了公文包。
他忽然明白,大哥要的不是简单的运力扩张,而是一场对未来航运格局的豪赌。
15艘vlcc看似庞大,但若运河关闭,这些巨轮將成为打通全球石油航线的关键棋子。
“可……这消息靠谱吗?”
他仍有些犹豫。
“1956年的苏伊士危机才过去十年。”
陈光良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歷史总是在重复,只是换了种方式。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重演前站好位置。”
他望向三菱重工的船坞,那里的工人们正將一块块钢板焊接到“出光丸”
的骨架上,火在冷空气中像散落的星子。
接下来的一周,陈光良马不停蹄地拜访了住友金属和石川岛播磨重工。
在神户港的晚宴上,他与川崎重工社长达成协议,由对方分担5艘vlcc的建造任务,確保如期交付。
当他在合同上籤下名字时,东京的报纸已经开始报导“华人船王的疯狂计划”
。
消息传回香港时,董浩云正在青衣岛考察船厂。
这位东方海外的创始人看著报纸上“300万吨运力”
的標题,手里的咖啡杯差点滑落。
“我们的15万吨油轮图纸刚审定……”
他喃喃自语,忽然抓起电话,“给三菱重工发加急电报,问能不能插队建造20万吨vlcc!”
秘书很快带回回覆:“日方说,环球航运已经包下了1967年的船坞档期,要排到1968年才能下水。”
董浩云望著窗外的维多利亚港,那里停泊著他引以为傲的“伊莉莎白皇后”
號改装油轮。
曾经以为足够领先的10万吨级船,此刻在20万吨vlcc的阴影下,忽然显得有些渺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