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纪新雪和虞珩又在华州逗留三日,从未主动去找过虞氏的人。
期间虞氏没有任何动静,除了虞氏产业中的掌柜对待虞珩和纪新雪格外热情,没有任何虞氏嫡系或旁支的人出现在他们面前。
离开华州前,纪新雪考虑再三,终究还是看在绿衣郎君主动透露的消息很有用的份上,让人给金玉楼送了封信。
他很不喜欢‘发财会’。
如果在他回到长安之前,‘发财会’还没有停止,不要怪他翻脸无情。
顺着华州向西便是华阳,长平帝改封德惠长公主为华阳长公主的时候,给华阳长公主千户食邑,允许华阳长公主在华阳建公主府。
华阳长公主欢天地喜的接下食邑,求苏太后帮她对长平帝说情,将在华阳建公主府的恩典变成京郊皇庄。
苏太后闻言,特意从始终被先帝牢牢握在手中的皇庄里,精挑细选出两座地段最好,出息最多的皇庄赏给华阳长公主。
因此,纪新雪和虞珩在华阳只能看到属于华阳长公主的产业,没有公主府可以参观。
虽然华州与华阳之间只有两日的路程,但两地的繁荣程度却能称得上是天差地别。
华州是天,华阳是地。
因为两地的差别,纪新雪在华阳逗留了格外久的时间。
他和虞珩几乎走遍华阳城内的每条小巷,仔细感受华州和华阳的差距都体现在哪些地方。
华州的人很多,除了华州百姓,还有南来北往,操着各种口音的外地人。
这些人未必都是商人,有许多听闻虞氏在华州落脚,从各地赶到华州的手艺人。
华阳也有外地人,他们皆神色匆匆,暂时休息便马不停蹄的赶往华州。
就连在华阳生活几十年的人,也常常生出想去华州闯荡的想法。
除了人口,相差最大的地方是物价。
作为人多、日常消耗也多的华州,物价竟然普遍比华阳便宜。
几乎一模一样的黄铜手镯,在华州只要两钱银子,在华阳要三钱。
同样是新鲜的羊肉,在华州十六文一斤,在华阳十八文一斤。
在华州,只要十几个铜板,就能用江南的好料子做个手帕。
在华阳,价格至少要翻倍。
只要亲眼见识过华州和华阳的区别,就不得不承认,虞氏确实给华州百姓的生活带来改变。
十日后,纪新雪和虞珩收到消息。
在所有人都不同意长平帝施行新政的情况下,崔太师和英国公突然带头支持长平帝的新政。
朝堂为是否要施行新政吵的昏天暗地,朝臣们甚至因为情绪过于激动,扯烂数顶官帽。
经过七日的‘激烈讨论’,崔太师和英国公依靠‘偷家’获得胜利。
焱光帝曾下旨,令除虞氏之外的所有世家搬到京畿生活,如今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
此次长平帝突然提出想要推行新政,原本是想如同长平二年的新政那般,由长安周围开始,慢慢朝整个虞朝扩散。
用三至五年的时间,让各地朝臣和百姓适应新政。
以这种方式推行新政容错率极低,但凡叫停,必定会损害帝王和朝堂的威严,却能同时兼顾速度和平稳。
因为朝臣以长平二年的新政尚未施行到虞朝的每个角落为理由,阻止长平帝在短时间内再次推行新政。
长平帝主动退步,承诺暂时只在京畿施行新政,希望朝臣也可以后退半步。
可惜朝臣遇到这种可能会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通常保守的令人发指。
只要皇帝不发怒,他们定会将装傻进行到底。
崔太师和英国公不知道花费多少心血,竟然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内,拿出万民请愿书,支持长平帝施行新政。
所谓的万民请愿书,是由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和所请愿的事且三代之内没有官身的人,所写的情愿书装订在同处。
请愿书的总数至少要达到万页,才能被称为万民请愿书。
以目前虞朝百姓能启蒙、认字的概率,家中三代无人做官且能独自写出请愿书的人,大部分与穷没有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