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不认识他们,但我梦见他们叫我‘小石头’。
我把它带来了,放在你门口。”
>
>“我想,有些人就算没人记得,也会一直活着吧?”
柳芸推门而出,果见台阶上放着一只麻布包。
打开后,是一枚锈蚀的铜扣,和一块绘有简笔人像的石板。
她抚摸着铜扣,忽然发现内侧刻着极小的字:“赠阿音,戊申年冬,陈七。”
她抱紧布包,久久伫立。
与此同时,远在福建渔村,那位老妇人的孙子正趴在海边礁石上画画。
他不会写字,只会涂鸦。
画中有两个小人,一个高些,拿着铲子,另一个矮些,手里牵着一根线。
背景是屋子,窗内亮着灯,屋外风雪交加。
他把画放进一只空陶罐里,埋进沙滩,还插了根小木棍做标记。
“奶奶说,这样就能传得很远。”
他对同伴说。
“可没人会挖出来啊。”
“总会有的。”
孩子认真地说,“就像她找到铜牌一样。
有人会想起,然后继续记得。”
十年后,归语村来了一位年轻学者,专研边关民俗。
他在村志中偶然读到“陈七守路”
的记载,觉得故事平淡无奇,远不如民间流传的“兵王传奇”
精彩。
但他还是决定实地走访。
他在村东老屋遗址掘出一块腐朽木牌,上面炭笔字迹几近消失,依稀可辨:“今天,我又想起你了。
??阿音”
。
他将木牌带回长安,交给忆学馆鉴定。
经碳测确认,此物距今约一百二十年,书写工具为普通木炭,出自民间妇女之手。
学者深受触动,遂放弃撰写英雄史诗的计划,转而收集普通人的口述史。
他走遍边关十九驿,记录下数百个无名者的故事:修路工、驿站妇、戍卒妻、流放吏……最终汇成一部《边民纪实》。
书中第一篇,题为《阿音与铲》:
>“她不是罪女,也不是贤妻烈妇。
她只是一个爱着丈夫的女人,在寒冬里为他缝补衣物,在孤独中等待归来。
她留下的不是丰碑,而是一块木牌,一句话,一种温柔的坚持。”
>
>“而他也不是神明,更非帝王化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