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456章 弃子(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离开?去何处?”

李维祯茫然不解。

“自然是送相公上路!”

话音未落,她手中寒光一闪,一柄细窄的短刀已如毒蛇吐信般直刺李维祯心口,刀身在烛光下泛着慑人的寒光。

彻骨的寒意瞬间席卷全身,李维祯双目圆睁,死死盯着这个同床共枕数载、一向温婉贤淑的妻子。

此刻的她仿佛换了个人,那张娇艳的面容扭曲成狰狞的杀意,眼神阴冷如冰,哪里还有半分往日的柔情?

无数念头在他脑海中电闪而过,眼看短刀就要刺入胸膛,他甚至来不......

雪落无声,边关的夜像一块厚重的铁幕压在天地之间。

陈七的身影早已消失于风雪深处,可那行刻在残墙上的小字却愈发清晰:“我们还在走。”

仿佛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大地血脉里自然涌出的誓言。

归语村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这份静谧中多了一种沉甸甸的回响。

每逢月圆之夜,村口那棵老槐树下总会响起轻微的铜铃声,无人敲击,却清越如初。

孩子们说那是阿音老师回来了,来听他们背诵《守心录》;老人则默默焚香,将一盏油灯放在碑林边缘,低语:“您二位走累了,就回来歇歇。”

而在千里之外的万忆塔,第十层莲花状的飞檐上,那一面由蓝莲根汁淬炼而成的铜镜,在每个无云的夜晚都会泛起微光。

有人曾远远望见,镜中浮现出两个并肩而行的身影,踏着星光走向北方荒原。

他们的脚步不急不缓,身后拖曳着一条由无数光点组成的长河,宛如银河倾泻人间。

这光河并非虚幻。

西域疏勒城外,一座被黄沙掩埋三百年的烽燧突然显露真容。

当地牧民发现,原本坍塌的土台竟一夜之间整修如新,墙上刻满了戍卒的名字与家书片段。

最令人惊异的是,烽火台上立着一口陶碗,碗底积了一层清水,映着晨曦,竟显出一行小字:“张三儿,陇西人,戍边十七载,死前念母炊饼香。”

与此同时,江南乌镇的一户人家在翻修祖宅时,于夹墙中挖出一只锈迹斑斑的铁匣。

匣内并无金银,只有一叠泛黄纸页,上面用工整小楷抄录了数十个故事??有战乱中失散的兄妹重逢记,有女子代父从军终不得归的泣血日记,更有一页写着:“闻北方有拾忆人行走,若此书得见天日,请交归语村,或寄万忆塔下。”

送信的少年跋涉三个月才抵达长安。

当他把铁匣交给守塔弟子时,已是寒冬腊月。

那晚,万忆塔第九十九层忽然自行亮起九盏青灯,火焰呈淡蓝色,形似盛开的蓝莲。

守塔人跪地记录:**“真忆未灭,薪火相传。”

**

朝廷对此缄默不语。

宰相病逝已三年,新任首辅是个年轻官员,曾在太学修习《守心经》,据说他书房里一直供着一幅陈七画像,题词仅四字:“照我前行。”

皇帝也渐渐减少了对“忆祟”

之说的提及,反而密令史馆暗中整理各地冤案旧档,并派遣御史巡访边郡,查证百年前被抹去的战役真相。

然而,真正的风暴并未平息,只是换了形态。

某日清晨,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外,一位游方僧人叩响了千佛洞的晨钟。

他说自己梦见一位白衣女子手持铜铃,立于沙海之上,身后跟着万千魂影,齐声诵念《真忆经》第一章。

醒来后,他便一路西行,直至此处。

守窟老僧听罢,颤巍巍取出一把铜钥,打开尘封多年的藏经洞暗格。

里面没有经卷,唯有一块石板,其上以朱砂绘着一幅地图,标注着九处隐秘地点,分别写着:“朔州残碑”

、“幽州托梦井”

、“凉州青铜匣”

、“苗疆失语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受气包她不干了[快穿]我在低武世界得道成仙当快穿大佬拿了女配剧本娱乐圈的边缘艺术家极品上门女婿诸天从替换角色开始绝地求生之全能战神都市之仙尊归来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科技制霸玄幻世界农家辣娘子有空间被抛弃的首领天降CP:影后她被迫营业魂逆九天之天命神女觉醒天尊斗罗之造梗抽奖系统江湖风云第一刀诡术世界调查员月老就是可以为所欲为阳神冠军侯全家流放!锦鲤娇娘种田带飞全家太乙全城都是我老攻极品上门赘婿秦浩魔王大人很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