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嬴政此时满头问号,唐晓说了这么多,竟然还没说到点子上,照他看来,没用的制度就不用再多说。
【隋唐出现了新的制度,这项制度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直到清末。
有人认为这项制度不好,但我想说,一项制度能被使用这么长时间,足以证明了它本身的用处。
它就是科举制。
】
嬴政以及隋唐之前的皇帝都记下了这个名称。
隋唐以及之后的皇帝百姓与有荣焉,他们之前也想着最好的制度应当就是科举,只是看见了汉武帝的打脸,他们不敢明说,怕像他一样。
嬴政聚精会神的看着屏幕,仿佛要将唐晓盯穿,他急需一个靠谱的制度。
【科举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考试,它是封建王朝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
诸位皇帝陛下听好了,虽说制度好,可从唐朝到清朝还是有纰漏。
唐朝时科举正式成型,自诞生起就有了勃勃生机。
但是他们的科举有好几个问题,希望你们能引以为戒。
首先就是不糊名。
在现在,班级上的普通期中期末考,老师批改卷子的时候都会用夹子夹住卷头,防止看见学生的名字,从而影响打分。
毕竟有些文科科目是没有打分细则的,比如语文、历史、政治,这些科目很依赖老师的主观判断。
科举制的考试科目绝大部分都是文科,主要考察文章的水平。
一般情况下,考生如果有很大的名气,那就算他的文章在考试中写的一般,考官基本都会录取。
名气这种东西是可以做出来的,名气大不意味着本人的才学很好。
除了名气,还有权利,宰相大人家的公子参加科举,考官敢不录取?
不录取,那回家的就只能是考官了。
】
“官大一级压死人,莫说宰相大人,就是普通高官家的子弟,考官也不敢擢落。”
普通读书人默默发着牢骚。
中国自古就是个人情社会,普通人家的孩子注定会活得更加艰难。
【大家发现了科举场上的潜规则后,都开始了自己的求名之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