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关洬把他阿玛讲的那些美利坚的见闻都跟承倬甫又说了一遍,到后来说累了,干脆也爬到床上去,又跟承倬甫肩并肩地躺一块儿了。
“我阿玛说,以后想把我送去美利坚读书。”
关洬的嗓子都有点儿说哑了,这句话说得安安静静。
他等了一会儿,转过脸来,问承倬甫,“咱们一块儿去,好吗?”
承倬甫点头:“好。”
然后才想起来问:“什么时候?”
“不知道,”
关洬回答,“等我们长大吧。”
可是“长大”
这个词好遥远,比曾经的“美利坚”
还要遥远。
光绪三十二年很快就过去了,他们依然只是孩子。
然后是光绪三十三年,那是关敏和最忙的一年,也是突然开始长白头发的一年。
到光绪三十四年,他的白发更多,与之一起越来越多的,是家中的哀叹与酒味,还有母亲谈话中提到南京娘家的次数。
那一年春,承倬甫的三姐被许给了北洋军中一户武将人家,因她娘觉得门不当户不对,在家里闹得不可开交。
话从承倬甫口中传到关洬那里,最后进了关敏和的耳朵,得了他一句意味深长的苦笑,“他承老兄识人断事,自然是不会出错的。”
再到那一年夏,正逢关敏和回国满两年,朝廷终于颁布立宪大纲,然而与关敏和上折所献之策南辕北辙,连同关敏和在内十余名官员被莫名调迁,不复起用。
十月,宫中传来消息,皇上暴卒。
第二日,太后驾崩。
两个孩子的英文课因国丧而暂止,暂止又慢慢拖延,最终再也没有恢复。
詹姆士于宣统元年离开了中国,关洬一路将他送至天津,承倬甫因送姐姐出嫁,未能同行。
关洬不知道他们是从哪一年、哪一天开始不再那样形影不离,一切都发生得那样理所应当。
当他只有六岁,承倬甫只有八岁的时候,他们都还是孩子,但当承倬甫已经十二岁,他却还没满十岁的时候,他们仿佛就已经成了不同世界的人。
承倬甫曾有一次想带着关洬一道赴他新姐夫的宴,却只是被几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大肆嘲弄了一番,最终弄得不欢而散。
关洬自己读完了《块肉余生录》,承倬甫在多日之后才来借走,但始终没有还回来。
等到关洬再读《孤星泪》时,便干脆不再告知他了。
再后来,关敏和辞官的时候,关洬也没有再告知他。
关家在辛亥年的八月初启程,想在中秋前回到南京,能与关夫人的娘家团聚。
等承倬甫意识到抱佛寺胡同对面人去楼空的时候,已近月末。
他手里握着一张电报,想第一时间告诉关洬——尽管他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亲密,但他直觉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武昌叛乱,各界响应,多省独立……大清危矣!
他跑得气喘吁吁,却只看见一个面生的老仆,守着一扇已经牢牢锁死的门。
实际上,大清依旧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
但对于承倬甫来讲,其实大清在那一刻,连同他的孩童时光,就已经死在了关家紧锁的宅门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