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随着财政危机加剧,不肖子孙负担不起如此庞大的开支,社学渐渐不复盛况。
不过朝廷依然希望能重振社学,恢复洪武时的盛况。
成化元年,宪宗皇帝令各省提学及府县官,对社学进行扶持和监督。
甚至一度规定,社学中品学兼优者,可免试补为秀才!
虽然这项政策很快便无疾而终,但朝廷对振作社学,教化百姓的渴望可见一斑!
本朝的弘治皇帝同样三番五次下旨关心社学。
就在今年年初,朝廷再次明令各府州县按规定补设社学,并规定民间幼童年龄在十五岁以下者,应送社学读书!
算是大明版的义务教育了……
而且不只是皇帝热心,刘李谢三位宰辅大学士也很重视这次‘社学再兴’,并广谕州县,会将其完成情况记入官员考核!
这时候要是能干出点名堂来,很容易就会被朝廷当做典型,得到提拔的!
但在今天之前,卢昭业只能做做梦而已。
合江穷,大半百姓又住在大山里,上哪去广立社学,延请先生教书去?
当然合江的读书人还是不少的,要是咬咬牙搞搞政绩工程,给各镇乃至各村配上个先生,一年半载也能顶得住。
可是他能想到的,朝廷早就想到了。
不是说你把社学办起来就可以,还得‘卓有成效’才算数……
怎么算卓有成效?学生至少要会背‘三百千’和《孝经》。
这起码得识两三千字才行……
社学的学生大都是野孩子,先生水平又一般,正常来讲,几年工夫都无法达标。
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他当然也可以吹牛了,但负责考核州县的巡按御史,给他评定卓异之前,一定会来合江亲自检查的。
到时候露了馅,别说升官了,乌纱都给他摘了。
但有了这套‘《洪武正韵》注音方案’就不一样了,可以短时间内教会蒙童们足够的字数,让县里轻易达到甚至超过卓异的考核标准!
这就可以理解为何卢知县激动到小鹿乱撞,跟尤幕友不停眉来眼去了。
其实张先生也正是从书院的邸抄中,看到了这道广立社学的圣旨,才会着急催促苏录,一定要赶在卢知县按临前,把注音方案搞定的……
这下在卢知县的眼里,苏录的含金量就大不相同了。
原先是想通过种种手段,把他包装成神童,利用他在上峰面前露脸。
现在是要靠他这个货真价实的神童,来打造实实在在的政绩了……
这里头的区别可就大了去了。
这下卢知县眼里心里嘴里,再也容不下第二个人了,后头的那几个学生的卷子他根本都没看进去。
但他们分别是山长的侄子,千户的孙子和百户的儿子,他还得敷衍一下。
装模作样扫了几眼,都不知道他们写了些啥,卢知县便点头道:“不错不错,都是可造之材。”
说着便搁下试卷,笑眯眯对朱琉道:“德嘉老弟,把他们都叫过来,本官要当面鼓励一番。”
“好。”
朱琉点点头,吩咐下去。
不一会儿,三斋的优秀学生便鱼贯而入,十个人在堂下排成一排,一起作揖行礼道:“晚生拜见老父母。”
“好好,都免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