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所大学专门研究如何实现农作物的高产,据说红专大学甚至把每亩红薯100万斤作为大学生的培养目标。
学校正规不正规先不说,它是怎么办起来的呢,在这么一个小小的乡镇上?之前都没听过要在这里建什么大学。
她挺好奇的,还拉着柳东睿一块儿去看了一下,这才知道——原来就是把西阳中学的牌子给摘了,换了西阳红专大学的木板子,所谓的洋教授就是以前的中学老师,土专家更别提了,就是种地的老农,西阳中学就摇身一变,成了一所红专大学!
得!
这样的大学建起来是挺快的!
只用换一块牌子就成了。
这么说来,自己把初中读完,还相当于是红砖大学同等学力了?
别说,红专大学招生条件可高了呢,必须要求高小优秀毕业,也就是们每门科目毕业成绩在90分以上。
林谷雨安慰的拍一拍柳东睿的肩膀,一脸惋惜的说:“走吧!
这红专大学看来你是读不了了,还是跟我回家老老实实修地球吧!”
说完咯咯的笑了起来。
柳东睿失笑:“·······皮!”
今年夏季雨水不多,下的几场雨也多半是雷阵雨,雷声大雨点小,雨水还没一指深,下到地面没多久就全蒸发掉了。
谷子和秫秫原本就是耐旱的庄稼,倒不怎么缺水,棉花更是喜旱不喜水,可玉米想要高产,却要水也肥土也肥,近300亩的玉米地,旱了几天,绿油油的叶子就圈了起来,微微发黄了,在太阳底下蔫蔫的抬不起头。
一队和二队的社员根本顾不上搞什么超级高产实验田,他们每天去河里打水浇地还忙不过来呢。
大队里基础设施实在是太落后了。
这地方没有水车,浇地只能靠原始落后的拉水车,或者人工挑水,浇灌的速度极其的慢,太阳火辣辣的,蒸发量极大,早上浇下一桶水去,等到傍晚去看,地面又被晒得干呼呼的了。
这简直就是林谷雨最讨厌的小学应用题的现实版,一边人工不停往地里浇着水,一边地里的水蒸气不停的蒸发,请问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把地给浇完浇透?
答案是——无数天,直到太阳公公看不下去或者良心发现,收起了他过分的热情。
可以说,这个夏季,一队的队员们不是在除草追肥,就是在浇水,一整天都没有歇着。
好在,天道酬勤,一队地里玉米的长势终于转好,正常抽穗开花,成功结粒。
等闲下来,才发现地里的玉米苗都窜到人腰那么深了,还补种啥呀?玉米苗烤也给烤死了。
也就最开始几天,一队二队去地里补了一点豆子种,还出的不是很好。
林谷雨累的瘫坐在地上,闭上眼睛休息,没想到旁边几个一队的社员竟然还有力气,几个人在唠嗑:
“哎,你们听说了没,三队地里的玉米苗子比麦苗还稠的多,地沟里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那可不,一颗一颗往玉米地里移的,能稀么?”
“也是起了怪了,咱们地里也下了30斤种子,怎么就出来这么点苗啊?”
因为被我收走了呀。
林谷雨在心中默默回答。
一个妇女说:“天太旱了吧,那群干部不是说咱们一队二队地里稀,让移苗补种吗?咱们也去地里补了豆子种,咋没出来几颗苗呀?”
那可就真不管她的事儿了,补种的豆子她一点没碰,完全是老天不给力,没发出来芽。
有一个声音很年轻的人参与进来,“那他们地里一颗玉米杆子上结了几个棒子?肯定比咱们多吧,都说播的种子多,收的粮食也多,今年肯定比咱们队收的秋粮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