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可这些都不是借口,国家需要,人民需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任务。
雪鸭湖水库专项建设dang委因此成立了工具改革委员会,鼓励广大民工一边上工一边进行工具改革和技术进步。
还提出口号:“大干苦钻十天,突破万难,把所有工具改革一遍。
运土搬石机械化,消灭人背和人担。”
各大队也成立了工具改革领导小组,柳东睿刚开始就是普通的组员,后来因为贡献大,当上了副组长,组长是个挂名的干部。
柳东睿靠实力说话,在工地上可不就有一定的说话权嘛!
“这地方啊,往下面都是淤泥,浅的地方都有半人那么深。
要是只靠人背,那效率就太低了,一年也不可能完成。
而且路不好走,背着淤泥更容易摔倒、陷进淤泥里去,还得浪费更多的人工来施救。
我就寻思着还是得找个跟省力又高效的方法出来。
后来跟公社的带头人一提,又反应给水库建设委员会,琢磨了一阵,事儿就成了。”
柳东睿发明了地上滑车和高空飞车,大大提高了挖淤泥和运送淤泥的效率。
地上滑车的原理跟铁路差不多,在硬实的地面上铺设木头轨道,根据轨道的大小,做出一个四四方方的长方形手推车,车下面安装了圆形的木头轮子,借助下面的轨道,可以把河边的淤泥运送到很远的地方,轨道铺到哪,就能运送到哪里去,灵活方便。
高空飞车主要是运用了杠杆原理,算是个简易版的手动起重机吧。
地上滑车主要用到的材料是木头,这个原料很好解决,但建议版的起重机需要用到不少钢铁,木头没那么强的承受力。
这就比较难了,这个时候现成的铁制品很难找。
工地上倒是有钢铁,但那在后面水库建设是有大用途的,数量有限,工具改革刚实验的阶段,人家也不舍得给这些民工们瞎用。
搞这两样小发明,听着简单,其实做起来麻烦的很,一遍一遍的改数据,一遍一遍的尝试,换位置,换材料,觉得理论上差不多了才敢拿出去实验。
既然是实验,那就不可能避免失败。
有的人看他在不干活在那拿个纸笔写写画画,很是有意见。
高空飞车第一次实验失败的时候,好些保守派还叫嚷着他们“劳民伤财,纯属胡扯,搭工费料,尽是胡闹。”
闹着要改造他们呢。
好在地上滑车很开成功了,之后,抗议的声音小了很多,可高空飞车原材料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委员会的主任直接跟他说解决不了,搞不到钢铁,要不就放弃吧。
柳东睿没办法,只好下决定改成用木头做,只是到时候用的话得控制每次的承载量,只能吊起一筐淤泥。
一筐淤泥百十来斤,结实的木头制品完全能负担的起。
像是滑轮、底板、转向盘、前后车轮、滑轮、手推架都是用木头做成的。
但还是有困难,而且是个大难题——这里没有钢丝绳!
这个用木头材料可替代不了了!
怎么办?
普通的麻绳承载力不够,而且很容易磨损。
第一次实验就失败了。
幸运的是,现在已经有了尼龙材料,细一点的尼龙绳还是有的。
尼龙绳的载重能力比普通绳子大多了,细就细吧,总比没有强的多。
这个要求水库建设dang委会很爽快的同意了,给他们弄了好些细的尼龙绳过来。
白天要上工,只能晚上搞改革,别人都睡了,他还没睡,一根一根地把细绳编成小孩胳膊那么粗的尼龙绳,结实耐磨损,可总算是把这个高空飞车给造了出来。
当然,这些活并不是柳东睿一个人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