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武安王计划,在朔州总管府下云朔应三州,驻军一万二,屯田二十四屯,每屯五千亩,屯田十二万亩。
代州总管府下代忻蔚三州,同样驻军一万二,屯田十二万亩···”
窦静拿来了一个很详细的计划书,
大致便是代北这十州之地,隶属并、代、朔、石四总管府,朔代石三府,各驻戍兵马一万二,屯田十二万亩,而并州驻军两万四,屯田二十四万亩。
这样总共就是四府驻兵六万,屯田六十万亩。
这样相当于每名镇戍士兵人有十亩以供粮,六十万亩军屯田的收益,一年也有四五十万石粮,差不多就能够这六万镇戍驻军的基本口粮。
再加上招商户屯垦补充,和地方上田赋的补充,
那就可以就地供应这六万边军,无须再从中原内地转输,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减少粮食消耗。
关于商屯部分,
李逸提出了一个特殊的方案,
朝廷河东解池的官盐,拿来招商屯田。
商人在代北屯田,向边军输粮,然后给他们解池官盐仓的取盐凭证,纳粮后就能换取盐引,到解池去取盐贩销。
因为售盐较为有利,故此这招就能吸引商人到代北屯田,毕竟就地屯田种粮,然后交给边军,可比从内地运粮过去更划算。
代北有的是地,这乱世里也不缺廉价的雇工,甚至大量蓄奴屯田成本还更低。
而唐初盐法虽和隋朝一样,不禁私人采盐卖盐,可大都被官府垄断。
现在放开个口子,
屯田纳粮换盐,自然是双赢。
而六万士兵驻防,屯田六十万亩,平均一人十亩。
实际则是三分防守,七分屯种。
四千人防守,八千人屯田。
当然这些兵大多是内地调来的府兵,是轮戍的,农忙时种地,闲时也要训练巡逻守城的。
而其中四千精锐战兵,则专注防守。
这么算下来,一个屯田兵,也只耕种十五亩地,六七人耕百亩,也不算负担重。
屯田也和打仗一样,有奖有罚,订立任务。
裴寂抿着茶水,
他是反对代北屯田的,根本原因不是屯田的收益种种,而是此前他一直都是主和派,
和太子都是一样的观点,攘外必先安内。
认为当务之急是先平定内乱,统一天下,然后休养生息,待实力强大后再来与突厥争雄。
现在嘛,先议和,甚至暂时退让一些,也是有必要的。
故此他和太子都认为,雁门以北的苑君璋可以先不打,和朔方的梁师都一样,这两条突厥人的狗,可以先放一放。
而关内忻代等边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