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线编剧,顶多每集二三十万的酬劳,而一线演员的价位,六七十万一集算是便宜的。
好说话的,在拍摄期间,需住五星酒店,房车加六七位助理服侍,高兴了按每天八小时出工;不高兴了,装病去城内喝酒唱歌去了。
这还没完,在编剧署名上,还会遭到苛待。
某些投资方或制片人,在后期完成时,会把自己的名字挂到编剧的署名中。
挂在真正编剧后面,是对你客气,更有甚者,干脆挂到编剧的前面。
当编剧讨要说法时,这些署名者振振有词:我对剧本的创作是
有功劳的,某某情节、某某点子就是我出的。
这些制作者把自己的职务行为当成了编剧创作。
编剧牛呀马呀地年复一年地劳累着,受尽了各种不公平的待遇还不算完。
分享劳动成果时,更登不上大雅之堂。
每年知名的电视颁奖庆典上,各种最佳演员、导演不用说了,就连美术、摄影的奖项都设立了,编剧奖项却寥寥无几。
即便有也是放在不起眼的环节,匆匆上台又匆匆下去,编剧在台上多待一秒钟,似乎都被认为是浪费时间。
编剧种种
三六九等的编剧对创作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
原创编剧,依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有感而发,创作作品,如同养护自己的孩子,十月怀胎,终于完成了作品,卖给了投资方,有了剧本,便开始找导演,找演员。
投资方对作品的理解和原创编剧比起来自然会肤浅得很,但找什么样的导演和演员他们却是一言九鼎。
许多时候,他们是指鹿为马、张冠李戴,他们享受着这样的权力。
最后的结果是,在二度创作上,他们曲解了作品中的人物,不但没有锦上添花,反而让一流的人物沦为末流。
编剧是没有权力选角的。
有许多编剧依据自己剧中人物,向制片方推荐候选演员和导演,制片方觉得编剧是画蛇添足,根本不会考虑编剧的意见和感受。
编剧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发生,只能期待自己的作品有一
个好的结果。
制片方花红柳绿地把编剧的作品打扮了,拍摄完成了,低三下四、点头哈腰地把作品卖给电视台,播出的结果只能听天由命了。
有时受制于收视率的限制,还得去暗箱操作,购买收视率。
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在这个圈子里,更多的编剧做不了原创,只能听投资方吆喝。
“生男生女”
得看投资方的需求。
为了完成投资方的意愿,就按行规套路来炮制。
这里借鉴一个人物关系,那里抄个桥段,一堆有关书籍摆放在案前,这儿摘一段,那儿摘一章,七荤八素,东拼西凑,剧本的要素应有尽有,唯一缺少的是剧本原创的文学生命。
这几年,随着知识产权的普及,作家和编剧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在增强,围绕剧本抄袭风波一起接一起。
最著名的就是台湾作家编剧琼瑶女士告大陆编剧于正的案件。
经过漫长的审理等待,琼瑶女士终于赢得了胜利,保护了自己的知识产权,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抄袭在码字的行业里自古至今从没断过,这几年在编剧业此行为愈演愈烈。
究其原因,是影视圈名利的诱惑,自己的创作又江郎才尽,只能去走抄袭这条捷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