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从这些情况来看,“庆和堂”
完全可以在北平城的饭庄子里头,扬着头儿走道了。
荀贵和跟家里是长子,后边儿还有俩兄弟仨妹妹。
三个妹妹早就都出嫁了,当时也都是荀老太爷做主,找的都是门当户对大门大院的主儿。
荀家的次子叫荀贵疆,人家对买卖生意不感兴趣,在上海念完大学就从了政,家里掏了不少大洋在上海市政府里头捐了个小官儿,到如今一步一步熬得还算是不错。
剩下还有一个就是最小的儿子荀贵川,今年刚二十出头儿,受得都是新派教育,整天君宪民宪革命什么的挂在嘴边,十七岁那年就偷着跑到上海找二哥聊政治,结果还不到一个礼拜就跑回来,进屋就气急败坏地喊,说他二哥整个就是一腐败坯子,拿着政府给的薪水,一点正事儿不干就想着怎么能往上抓挠,民国政府养着这么一帮子酒囊饭袋迟早得“嘎嘣儿”
喽!
吓得荀贵和直捂他的嘴,给荀老太爷气得把拐棍都抡圆了。
说到荀贵和倒是个做买卖的好材料,从小就跟着荀老爷在生意场里混事儿,前些年就一点点把“庆和堂”
的事务接手了不少,打理的都是井井有条。
荀家到了这一代的情况总体来说还算是如意,甭管怎么着,北平城里提起“庆和堂”
来,还是不少人竖大拇哥的。
人家还把分店开到了上海滩的十里洋场,跟杭帮菜较量起来,口碑也是不俗的。
让人觉得复杂和糟心的,就是刚刚仙逝的那位荀老太爷了。
这位荀贵和的亲爹甭看操持买卖生意是把好手,可就是有一好——特别好惜花枝招展!
荀老太爷的正房十几年前刚离世那会儿,老太爷就没消停过,把一朝鲜姑娘迎进门做了填房。
这还不算,没过二年,又从琴春楼赎出来一位,正是这位三姨太争气,给荀家又添了一位小少爷,也就是荀贵和最小的弟弟贵川。
老夫人和那位朝鲜二姨太相继过世以后,在拄着拐棍儿走路都费劲的情况下,这位人老心不老的当家人又把曾经在庆和堂唱戏的紫衣姑娘迎进了大宅……
归总现在的情况,荀家宅门里上一辈儿的女眷就只剩下三姨太了,这下把别人都熬走了,还有一亲生儿子打腰提气,这可是最有效力的抓手了,所以老太爷活着的时候,三姨太的气势可是不一般,可估摸着以后,多少的总得收敛点儿了。
荀贵和的家室倒是简单,没有那么多说道儿。
媳妇儿娘家在城里经营着一家小药厂,论起钱财地产来,一点都不逊色于荀家。
所以这位少奶奶不但把荀贵和纳妾这种可能给掐折了,甚至还有点儿“河东狮吼”
的劲头儿,想要找点儿花枝招展的乐趣,还真是不太容易。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荀贵和接手了“庆和堂”
以及一大部分家业,成了名副其实的主事人。
了解到这些最基本的情况以后,吴清闲还细细询问了荀老太爷去世前后的一些情况,荀贵和犹豫了半天才和他说起了老太爷弥留之际提出来要让四姨太陪葬这事儿。
所以现在宅院里上上下下就有了一种传言,说四姨太就是老太爷派来的鬼差带走的,荀大爷窗前出现的纸人当然也是鬼差,不过就是当爹的吓唬一下自己的大儿子,也是对他没有按照老爷子的遗命办事的惩戒。
“装神弄鬼的!
荀家那个小儿子做了笔录了吗?”
夏风朗问。
“没有,旬老太爷的头七刚过,他就奔了天津,说是组织学生游行的事儿,荀贵和已经派人寻去了。”
说着聊着,车子就开到了“敬记扎纸铺”
附近,可刚到街口,俩人就都闻到了一股子焦糊味儿,虽说离着还有一小段距离,可那股味道却特别冲鼻子。
夏风朗心里一紧,加快车速到了铺面的门口。
到那儿一看才知道,冥纸铺着火了,烧的那叫一个毛干爪净,房都快塌架了,里边的纸人纸马所有物件儿,都变成了一大堆的黑灰……
喜欢民国神探缉凶录()民国神探缉凶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