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陶唐分析了人力资源部提供的各类人员薪酬,也通过聊天谈话了解了实际情况,人力资源部的数据基本是可信的。
抛开两级领导这个特殊的群体,现在红星厂的薪酬结构严重不合理,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内部呈现平均化的趋势,他认为应该拿高薪(除营销外)的群体并没有拿到高薪,那些应该拿低薪的群体收入并不低,这就打击了技术、技能及关键管理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人员结构越来越不合理,一线队伍在流失,后勤辅助岗位人员总量在不断膨胀。
另一方面,员工的薪酬中的固定部分比例过大,活分配的比例过低,薪酬和基层单位效益基本脱节了。
这个现状当然不合理。
陶唐决心把红星厂领上复兴之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必经之路。
舍此之外没有捷径。
那些属意于技术及投资救厂的意见都严重不靠谱。
总说国企的体制机制有问题,改来改去却收不到什么效果,让改制都快成为了笑谈了。
他坚定地认为,必须真正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归宿感,必须大幅度提振员工的团体自豪感,这些绝不是文字和口头上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那么,持续改善员工的收入就成为绕不过去的坎。
陶唐可以铁腕肃贪,可以毫不留情地清理脱岗,可以大刀阔斧地堵塞公司的各种“出血点”
,比如业务活动费,比如废料回收,比如零星维修和采购,等等等等。
但他绝不敢去动领导层的工资结构,别说是公司级领导,就是中层干部的既得利益也动不得,如果想不明白这一点,他就不配坐在现在的椅子上,如果贸然行事,他离卷铺盖滚蛋就不远了。
他自己也是这个体系的受益者。
扪心自问,如果没有高额年薪,他有什么勇气去拒贿?他有什么资格毫不眨眼就买房置业?大家都在滚滚红尘中讨生活,都上有老下有小的,靠理想信念去办事很高尚,但注定会痛苦万分。
所以,陶唐在不同场合都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公司的薪酬不高,涨工资是一定的。
我们搞各项改革都是为了效益的改善,而效益的增加是解决工资问题的根本。
这个信号当然收到了正面回应,大家都热切期盼着尽快涨工资。
解决薪酬分配制度不合理的最直接途径当然是工资制度改革,但这项工作不简单,牵一发动全身,尤其在工资总量难以大幅度增加的现状下,贸然启动工资改革注定会失败的。
所以,陶唐必须慎重其事。
对科技人员增加待遇是可以的,却不能打破现有的工资结构,那样必将挫伤其他领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而且,科技领域的员工中,对企业有着关键作用的并不多,比如,科技档案管理员也被划归科技人员序列,他们的工作显然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任何时候,科技进步都是决定性的。
一般地讲,企业最高贵的财富不是固定资产,不是专利等技术成果,也而不是市场,而是人才。
而在企业拥有的各类人才中,最“值钱”
的是科技人才。
这个道理一般的企业领导人都懂,但管好、用好乃至吸引科技人才来投却不是件容易事。
庸俗的企业领导人总是更为关注身边人,或者关注财务和人事管理人员而忽略科技人员,因为企业最高管理者从事的工作往往与科技人员有相当的距离。
陶唐拿出的办法是科带和技带入手,扩大其范围,增加其待遇,加严对其的考核。
这个办法,他准备在科技大会上抛出来。
科带和技带即科技带头人和技能带头人。
前者是从事科研设计的优秀人员,后者是产业工人中的技术骨干。
这项制度建立已经有些年头了,但效果不那么好,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缺乏竞争性,一评定终身。
二是待遇比起中层干部来偏低,最高的所谓集团公司级科带每月不过拿4000元津贴,最低公司级b档不过1000元。
而中层副职中绩效工资最低的为每年5万元,这当然不能让优秀的技术及技能人员安于岗位了,如果有机会进入中层,他们当然毫不犹豫地放弃现有的工作改做行政管理,结果形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结果。
造成人才的严重浪费。
(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