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成败就在此一举了,他认真的思索了一番,魏渊在努力的回想着历史读物中学到的关于杨嗣昌的政治主张,如今唯有投其所好才能剑走偏锋在短时间内获得杨嗣昌的器重。
沉思片刻之后魏渊轻松的回答说:“末将认为,当下之局势可以用一句话来应对!”
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胸有成竹的样子杨嗣昌来了兴趣,他笑着问道:“哦?不是魏总兵想说的是那一句话呢?”
“攘外必先安内!”
杨嗣昌先是一愣,随后便开怀的大笑起来。
攘外必先安内是他多年来的政治主张,杨嗣昌没有想到。
这个年纪轻轻的少年总兵竟然能够一针见血的提出来。
寥寥六个字便已经让魏渊在督师大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顿时杨嗣昌对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更是平添了几分好感。
大笑之后杨嗣昌继续问道:“这六个字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却实属不易啊?不知魏总兵有何高见呢?”
看到杨嗣昌满脸透出的神色,魏渊知道自己这一次又赌对了。
看来在任何年代任何国度,投其所好总是不会错的。
那些拍马屁失败的人其实错的不是拍马屁这件事,而是错在了他们拍马屁的方式上。
备受鼓舞的魏渊此刻决定要将投其所好的事业进行到底,他抖擞精神自信的回答说:“高见不敢当,末将认为督师大人您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术如果能够完全的付诸于实施,那么流寇之患剿灭之时便不远了。”
“嗯,那倘若此时建虏来犯。
威逼京师,又当如何应对呢?”
“末将认为,区区建虏虽然屡犯我境,然而其毕竟身为外族且人数稀少。
恐怕并没有窥探中原神奇的胆量,他们频繁的越境袭扰。
只怕不过是图个钱财而已,朝廷只需用不到支付辽东军费十分之一的钱粮再加上一个体面的册封定可让其罢兵息战。”
此刻杨嗣昌的心情已经不能用惊讶来形容了,魏渊所言所讲简直就是他内心真实想法的一个翻版,见解更是分毫的不差。
杨嗣昌越来越觉得魏渊就是上天专门派来辅佐他成就匡扶社稷的大业之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虽然如此,但杨嗣昌依旧压抑着激动的心情故作忧虑的问道:“可是自古我中华夷夏尊卑的观念就深入人心,我朝更是毫无与蛮夷妥协的先例。
魏总兵想法虽好,只怕是难以实施吧。”
杨嗣昌提出的也是困扰他自己许久的问题,满朝的那些腐儒深受宋程朱理学的影响,认为与蛮夷政权和谈就是丧权辱国,就是卖国惑主。
大明立国以来,即使面对土木堡惨败,英宗被俘,也先率兵直逼北京城下的危局,都没有一个人说过要议和。
因此说什么杨嗣昌都不敢明确的提出刚刚魏渊的设想,因为它实在是太过于敏感了,杨嗣昌唯恐他一着不慎便会遭来满朝文武的嘲讽与唾骂。
面对杨嗣昌的提问,魏渊从容不迫的回答道:“末将愚见,如今国家有如此近况与那些只会满口之乎者也谈论圣人之言的庙堂高官有着撇不开的关系。
他们用道义绑架朝廷,明明是一些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可这些人就是舍不得放下自己读书人的面子而非要顽固的坚持什么圣人之道。
岂不知,若是圣人在世也定然不会认可他们的做法的。”
说到这魏渊暂停了一下,由于此刻他说的话略有些偏激。
魏渊不得不谨慎的对待,见杨嗣昌脸上并无任何不悦之色后,魏渊继续说:“就拿刚刚督师大人您说的这点来讲,诚然我朝自太祖开国以来一直对北方的蒙元以及建虏保持着强硬的姿态,不和亲,不赔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