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沉思了一会,问他:“为什么?”
萧启说:“因为拥有人的记忆,曾经像人一样活过,现在被困在冷冰冰的数据里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似人非人,不如死去。”
旁听席又是一阵唏嘘。
萧启这话完全出自真心,叹息的语气没有一丝的矫饰,在情和理方面,智能体萧启这边都是完胜。
最后法官判处研深三年有期徒刑和销毁程序。
第二场开庭。
梁雨林和作为智能体的萧启坐在原告席中。
原告律师分条陈述天穹研究所的非法改造的罪状。
一、十三年前,涉及对萧启非法基因改造,将萧启制作成检测人群恶意等级的工具。
这一条指控再次登上了虚拟世界的热聊榜,原先坚定萧启是杀人犯的人纷纷倒戈,不禁开始同情起来。
常说,人是目的,不能作为手段。
而研究所显然背离了最初美好的初衷。
实验资料作为唯一的证据,加上智能体萧启的指控,让旁听席的群众唏嘘不已。
第二条指控是安全局人员亲自盖章的,在研究所的休眠舱中发现了萧启,活着的萧启!
这个指控一条比一条更加重磅,直播镜头里面的弹幕横飞,谁也没想到,两次开庭可以演出比剧院里的戏剧更难以置信的情节。
这一场开庭要处理的信息非常多,开庭中止了几次,连着开庭了三次,时间拉长了整整一个月。
这一个月内关于萧启的话题居高不下。
例如,如果萧启曾经的犯罪曾和研究所的改造有关,那曾经改判十年的案件,萧启是否还有罪?
再例如,曾经应该执行死刑的萧启被研究所以研究的形式意外保全了下来,萧启醒来之后是否还需要服刑?
同时争议更大的是,作为智能体萧启的证词是否有效力,以后应该如何确定人工智能参与司法的程度?
太多问题纷纷扰扰。
喻风铭的态度却格外强硬。
他丝毫不遮掩自己的态度,在新的司法改革到来之际,提交一份又一份关于非法基因改造如何判刑的条例,以及人工智能作为证据是否有效的探讨。
喻风铭推动蓝星司法纳入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条例。
喻风铭也多次公开表态会坚定地支持萧启的诉讼,并期待胜诉的一天。
在多方的压力之下,法院只好郑重地定下了判决。
吊销研究所的研究资格和身份,所有被起诉人员都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天穹研究所应赔偿萧启五百万蓝星币。
但考虑到这场起诉的创新性和证据的不完全性,最终的判决上加上了缓刑两年。
最后对于虚拟世界上的疑问,最高法院也给出了确定的答复: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我们默认萧启已完成了服刑。
即此时萧启如果能够苏醒,便是真正的自由之身。
对此,虚拟世界上又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有人认为法院简直将刑事惩戒当成了儿戏,有人却同情地说道:“难道在休眠舱中躺过的十年不比服刑更糟糕吗?更何况他现在能否醒来都是一个未知数。”
总之,无论案件如何有争议,法院都下了最终判决,而最后尽管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期,萧启一方也没有选择上诉。
这两场起诉前前后后加起来花费了很长的时间。
这段时间内,萧启的状态一直没有好转,一直躺在重症医护室中。
案件结束后,喻风铭待在医院的时间越来越长,医生都不忍心劝道:“不要抱太大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