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老娘一人绊不住你,往后再添上我肚子里这个,你后半辈子可给我仔细!”
夜幕初张,纤云淡抹。
上弦的月挂在上扬的梢,才刚崭露头角时就被托得很高,常敏行吩咐人把帘吊起,坐在蒲团上翘首远瞻,从新月里像是看见了昔年的自己。
他是个遗腹子,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常老爷子便在双屿之征中一战封了“神”
。
从常敏行初解人事时起,“爹”
是祠堂前那座等身高的塑像,从眉到眼都透着与他十成十的相似。
常老太爷广受闽地军民的爱戴,每天来塑像前顶礼膜拜的百姓络绎不绝,幽幽檀香气似是融浸在祠堂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中,同时也深深融浸在了常敏行的骨子里。
常敏行望着那尊与自己模样极为肖似的塑像日日被人虔诚供奉,久而久之,他恍然有了错觉。
爹是神佛,他亦然。
即便后来,常敏行流于世俗地娶了妻、生了子,仍坚持以为自己身上是揣了点神性的。
为此,他周贫济困、广结善缘,施援的人里除了生计艰难的渔民,还有被海禁令阻塞了去路的私商。
常敏行做神做得一视同仁,也渐渐在千篇一律的溢美之词里失了意趣。
直到三年前,新上任才两月的钦安县令登门拜访,自报姓名杨大勇。
那人生就一副书生模样,五官精雕细琢似的分明,有点温文的气度在里面,虽不羸弱,却也未让常敏行瞧出哪里勇来。
杨大勇跨过虚设的半级台阶,与常敏行齐眉并立——这还是头回有人敢平视自己的眼睛说话。
他那件粗麻布衫,补丁之上匝着补丁,针脚却都缝得周密,一根线头也没有露出来。
常敏行这些年见过不少穿布衣的穷苦人,他们为求接济而来,恨不能把最褴褛的一面曝给自己看,几曾见过这样体面的穷苦人。
杨大勇直言“闽地百姓苦海禁久矣,倭患由此孳孽也”
,然又不避讳地指出,常家在双屿营建走私港的行径实乃饮鸩止渴。
“常家现今之举,不过是为海商私贩财货提供了便宜。
商人攫利而百姓受穷,更有无数军中蠹虫闻风逐臭,一心牵涉走私营生,致使操练废弛,更有甚者与贼沆瀣,如何能够同心拒敌。”
这下常敏行可新鲜极了,他问杨大勇乱局当从何破解,对方声若清泉地说道。
“国门当敞,海防当固,拒恶纳善,无分贵贱。
要将闽州建成天下大港,不止为巨商大贾开财路,更要为民生国祚兴通渠。
如此,金汤对外可抵倭人刀兵,财货于内可安黎庶民心,内外兼清,则四海晏平。”
常敏行还记得那天庭中落着雨,时缓时急。
雨声把他修得像佛龛一样的宅院隔成了遐荒孤岛,他与人对谈其间,袍裾被雨水溅湿,由浅入深地洇染出真实。
在那一刻,常敏行从神变成了人。
两个人的辩论没有分出胜负,常敏行不肯放弃扶持大商、逼迫朝廷开港互市的念头,杨大勇也掷下豪言,终有一日会荡清双屿,不让这碗鸩酒衍变成祸害南洋的沉疴。
西洋自鸣钟应时撞响,敲醒了常敏行漫行太虚的神识。
他收回视线,停在面前的牌位上,心说约是故人忌日将近的缘故,自己沉沦往事的次数愈发多了。
这可大为不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